加入汉八旗,可以说是整个京城所有正值当年的青壮年男子梦寐以求的事情。
“汉八旗招人了!”
“招人了!”
“我啊哟去!”
“我去!”
比起昔日满八旗门庭冷落,寂寥无人的情况,汉八旗可谓空前火热。
但即便这样的福利待遇。
路过的满八旗,即便是身份卑微,普通的八旗人,也不由得鄙夷。
他们是满人。
那就注定比汉人高人一等。
犯了官司,放在汉人面前是死罪,但放在他们面前,那就得网开一面,改为无期。
平日街道上,大家伙见着了面,汉人还是得主动闪开一条道来。
京城的爷,到底是满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帮汉人如此奋勇的去当兵,去当炮灰,也就随他们去吧。
这仗爱谁打谁打,他们八旗之弟啊,就只管出门时猪皮抹一下嘴,提着笼子,架着鸟,满大街闲逛就成。
天塌下来。
还有汉人这帮贱骨头去顶着呢。
见到大街上的满人都是这个状态,正在招兵的赵清廉就放心了,通过历史书了解到满八旗入关之后就腐败的厉害,但今日一见,才知道腐败的已经不成样子了。
瞧瞧。
满大街的提笼架鸟的人,不用猜,就知道是八旗子弟。
也难怪乾隆先前满八旗征兵失败。
意料之中的事。
这帮人早已经被奢华的生活给腐烂到了骨头,你让他们出力,那就是要了他们的命。
还是那句话。
人家打心里就认为,自个要打的仗,爷爷辈的都替着打完了。你大清不能把我爷爷辈,爹辈,自己这辈,全都祸害了。
所以他们每个人,活的滋润,活的开心着呢,心里没有任何对国家的愧疚。
想来,也确实是这么个理哈。
当然,这不是赵清廉该关心的问题,他目前只有一项重要的差事要办,招兵,招多多的兵。
具体多少呢?
五万!
这是朝廷给的数字。
也只有等待南方汉八旗拥有十万人马之后,才能够确保攻陷城池,留守士兵驻守城池的同时,继续派兵征伐。
现有的五万人抛去驻扎城池的守城士兵,根本不能够抽调多少出去继续征伐。
总不能打一个城池就不管他,那么城池永远属于无兵驻守状态,那这样的情况,又有什么意义呢?叛军扭个头就又把城池给占了。
关于汉八旗的伙食标准和具体待遇情况,不需要赵清廉过多宣传。
曾经作为第一批参与汉八旗的士兵,早已经通过各种媒介渠道,告诉了京城的老百姓们,汉八旗的待遇,从古至今,史无前例。
没办法。
不差钱。
当然,换句话来说,是和珅和宝不差钱。
把和珅拉到自己这条贼船上,是一辈子做的最明智的选择。
生意经会用完,坑蒙拐骗的招数就用完,但和珅和宝的银子,那是真的用不完,至少这辈子是用不完了,自己得好好规划一下和珅财产的使用明细,争取不浪费,全部用掉。
嘿嘿嘿。
赵清廉心里坏笑。
……
京城郊外。
赵清廉身为此次扩军的负责人,正在军营训练兵士。
和之前一样,馒头管够,一天三顿饭。
这上一批一模一样。
士兵有力量,造反有希望。
还是每天的口号复述。
吃赵大人的粮!
穿赵大人的衣!
拿赵大人的饷!
有了这三个口号,没有人会干出吃赵家的饭,砸赵家锅的傻事来。
赵清廉还是每日都要过来训练校场一趟,因为他明白,此刻的汉八旗就跟孩童一般,需要在这个时间段,灌输足够的道理。
让所有人都明白,有他赵清廉在,这里的人,人人都能吃上大白馒头,人人都能有银子拿。
从而潜移默化的增加大家伙的忠诚度。
同时还让大家明白。
哪一天,要是他赵清廉出了事,或者要出事,一切的福利都会化为泡影,必须所有人都过来护驾,自己要做到一呼百应。
名义上不是皇帝,但实际上,在汉八旗这里,必须的是皇帝。
赵清廉现在的每天 工作,除了在军营刷存在感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
那就是找和珅,找他没其他的事,就是借点银子。
和府。
院子里的和珅一脸肉疼。
欸有有~
我滴娘~
管家刘全凑过来,拿了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