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熊罴号
没错,熊洪手中拿着的,正是部落定下来的旗帜,上面用几种不同颜色的麻线,织出了一个熊首的模样,从远处看起来,真的如同一只强壮的熊罴,正冷冷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咆哮着巨口,露出锋利的獠牙。
旗帜是一种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氏族、部落和部族,同一部族的人们一起耕作、渔猎,不同的氏族部落之间会进行征战,人们为了区别本族和他族,会借助于一些象征物,图腾,标识来加以区分。
这些象征物或者图腾,一定程度上是早期人们的民俗信仰的产物,人们对于大自然的飞禽走兽,山川河流,天文气象等方面,怀着敬畏之心,将其作为神明或者部落的守护神,久而久之成为了一个特殊的象征符号。而另一方面,这些特殊的象征符号也具备一定的传达信息的功能。
熊部落的熊首旗,由于麻布加上草木灰的浸泡,旗幅主要呈现出黑色,被固定在一根横木上面,这里就是旗帜的杆首,杆首与旗杆通过固定,形成一个“T”字形的木架,旗幅从杆首顶端垂下,尾部还有几条随风飘扬的旗带。
整面旗子高三米五,旗幅长一米,宽六十厘米,周围还用白色的麻线织了一个边,在风中显得更加神秘和庄重。主旗矗立在造船坊中间的空地上,周围还有一些稍微小些的旗帜,只有主旗的四分之一大小,上面也用线条描绘着诸如鱼、蛇、鸟、牛等部落常见动物的图案,当然,也有一些描绘着树林、山川、河流、草原和日月星辰的图案,虽然很是简单,可是一面面旗子摆在一起,倒也算蔚为壮观。
这些绘有图案的小旗子共有二十几面,分别代表了各个村子、芦苇原、牛马谷、矿场以及建成不久的造船坊。这些旗子在熊部落本部已经悬挂在宗庙里,以后只要有祭祀的活动,这些旗子都会被从宗庙里取出来,按照顺序摆放在祭台周围。
……
五月初一,暖阳穿透造船坊外面新盖的苇席顶棚,在木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在建造坊里面,熊洪探着身子抚摸着已经制造完成的船体,上面散发着松木的清香,被油脂涂抹过的松木纹理在掌纹间摩挲出细碎的声响。
“族长,滑道上的碎石和淤泥都铲干净了,”熊木踩着竹梯从建造坊的高处跃下,麻布衣襟沾着新鲜的木屑。他指向凌河河边新筑的坡道,三十根圆木并列铺就的滑轨在阳光下泛着水光,“明日就是船只下水的日子,熊山带着人正在刷最后一遍油脂。”
由于部落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寻找油漆和防水材料,导致船只的外面只能涂抹植物油和动物油。为了减少河水对船只的渗透,熊洪不得不让人多给船身刷上几遍。
“好,每个人要做什么你们都清楚了吧?”熊洪随口问道,船只的制作基本上已经完成,而当初作为试验的小船,大家也从它身上获得了很多宝贵的数据,“明日下水,你们有一部分人要去操纵船只,让她顺利地到达对岸,在那边搭建一个临时的栈桥,方便输送物资。”
“都准备好了,族长,被选为第一批上船的族人,都很高兴,完全没有感觉到害怕,”熊木开心地说着,这条船几乎全部由他指挥着建造,看着即将下水的庞然大物,他的内心要比表露出来的更加激动,“我也会亲自上去,没有人比我更懂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