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造船材料来源

说试就试,熊木熊杰等这些工匠,也在熊洪的“淫威”逼迫下,脱光了衣服,一个个地上船,蹲在模型上面。

吃水线下沉的很快,前面三个人上去之后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只是吃水线降低了不少,毕竟只是一个3米来长的小模型,载重能力有限。在站上第四个人的时候,船底有两块木板间的缝隙便开始漏水,并且越来越大,模型里面的积水也越来越多,熊木慌着去堵,正好碰到熊杰的腿,熊杰一个激灵,猛地站起来,这个模型剧烈摇晃,上面的几个人纷纷地掉入了水中。

一阵手忙脚乱之后,落水的几个人在周围族人的帮助下被拉了上来,出于对水天然的恐惧,这几个人甚至还被呛了几口,浑身狼狈地站在熊洪旁边。

“好了,你们先去擦干身体,把衣服穿上,”虽然澡堂里的水是热水,但一直光着身子也不太好,这个场合看起来就很诡异,熊洪咳嗽一声,试图缓解尴尬,“今天的测试就到这里吧,把模型捞上来,你们带回去看看是哪里的问题,今天的测试算是很成功的,不过还有不少改进的地方。”

模型首先验证了木板拼接成的船只,能够浮在水面上,这打消了族人的恐惧和担忧;其次是船只的载重,也让熊杰等人惊叹,虽然半途船沉了,但当时已经载了四个人,按照每个人一百斤来算,光这个模型就能载重400斤了;还有就是船只的形状对稳定性的影响,虽然模型很小,可平底的船只,制作相对简单,在水流平缓的地方,运行更加平稳,而平底船,也会是现阶段熊洪优先进行制作的船型。

当然也有很多问题存在,比如底部的木板拼接,由于技术的限制,并没有做到最好,导致漏水,这要是在河流里,怕是沉的更快;第二个就是族人对水的天然恐惧,在以后船只建好后,得有人去操纵,这些人现在就要开始培养,至少要保证他们落水后会游泳吧;第三个就是船只的动力、转向问题。

凌河的水并不深,可以采用以篙行船的方式,来推动船只在水面的运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古代跟船有关的字很多,要在水中移动船只,有几种工具可以使用:棹、桨、橹、篙(槁)。桨最短,棹、橹稍长,槁最长。

当然它们使船行走的方法也不同,但大致都是一样的原理,利用与水的反作用力,让船前进。而桨、棹、橹都是划的,槁是撑的。

熊洪准备在建造的船只两侧设立船桨位,由族人在逆流或者加快速度的时候使用。

至于需不需要装上船帆,熊洪目前还在考虑中。

熊部落所在的位置,经过判断后,应该不是在内陆中间,因为这里的风向有着很明显的季节性,夏季的时候多东南风,而冬季多西北风,肯定离海边很近,虽然熊洪最远只到达过白河诸部那边,但他有理由相信,自己所在的熊部落,属于季风区,相应地离海洋应该也不算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