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心,技术对抗气氛已推至顶点。
会议主持方迟迟未给出是否纳入中微建议案的答复。
这是一次罕见的僵持——因为中微提交的,不是某项零件,而是一整套工业参数模型、运算逻辑、生产接口全链条建议。
这意味着,一旦采纳,中微就不是个企业,而是“规则制定方”。
会议室里,气氛绷到极致。
卫国目光沉静,手中资料一页未动。
他的沉默,不是等待,而是在逼对方先交底。
主持人终于开口:“你们的数据在理论上合理,但我们无法判断其工业兼容性。”
外交部技术代表冷笑:“所以你们评估数据,是要兼容谁的工业?你们的?还是世界的?”
卫国开口,语气平缓却带着一锤定音的杀气:
“你们可以不接受我们的模型。”
“但你们无法无视——在东方,有一整座城市,已经用这套模型跑了一年半。”
“它不是图纸,不是白板,而是真实运行的系统。”
“而且它不归你们审核,它服务于我们国家的未来。”
这话一出,全场哗然。
现场十余国代表面面相觑,一名美方技术观察员低声道:
“他不是在提交建议,是在递交挑战书。”
与此同时,潇湘省委内部,风暴暗涌。
省委组织部一份《干部档案数据修正及实时评分模型回溯意见稿》正在秘密流转。
拟定主旨是——“规范地方干部数据模型使用标准,防止地方机制试点过程中过度依赖单点系统评价标准”。
说白了,就是把星城市之前那套“机制评分”“系统数据决策辅助”全面下架。
主笔人: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李永中。
协同单位:省委纪委、省委政法委。
赵建国收到材料之后,只扫了一眼,就冷笑一声:“这就是他们退了一步又上的新台阶?”
他没急着压,而是将文件直接交给了中组部驻潇湘观察员,由中央来拍板——
这不是省里能定义的了。
中午,中央政策机制组的一份初步讨论纪要,通过加密信道发到了星城市委书记办公室。
文件不长,标题却意味深长:
《关于机制化治理结构试点提出的若干建议方向反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