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宝蓉轩每逢月末都会休息一日,固定了时间休息,客人也不至于就跑了空趟。于氏铺子里人多,倒是不用亲力亲为。
尤其是自从林青娘来了绣铺后,红云、黄姗、彩兰也跟着来了绣铺,绣铺一下就热闹了,于氏和陈母把绣铺的工人分为两拨轮流休息。
于氏特意把休息的日子定成和宝蓉轩一样,这样一家人也能一块做些事。
今日一大早,于氏和秦蓉早早地就起来了,她们一家人打算一道去于家,探望探望于老爹和于老娘,也去瞧瞧于大嫂的情况。
怀胎十月,这都半年过去了,肚子应当是很大了。
秦蓉一家人出门时还顺道在东街的点心铺子和蜜饯铺子买了些点心和蜜饯。秦蓉一家人说说笑笑的就到了于家巷子口,今日巷子口围着许多人,热闹得很。
秦悦有些好奇,多看了两眼,“今天怎么这么热闹?”
有人眼尖瞧见了于氏,笑着招手,“贞娘,贞娘,快来拿喜糖沾沾喜气,袁老大家今日嫁闺女啦!”
于氏闻言也笑了,“阿云嫁人啦,那可真是喜事啊!”
袁老大家里境况不错,平时为人也实在,在邻里间关系都不错,袁老大家人丁也鑫旺,生了四个儿子,就是想要个闺女,后来终于生了一个闺女叫袁爱云。
今日就是袁爱云出嫁的日子。
“阿云说的是哪家的郎君啊?”于氏好奇地问道。
马大婶道:“是西街的分水巷的王家,他家郎君是府城医馆的学徒。”
“那阿云不是也得跟着住去府城呐?”
“可不呗,阿云真是好福气啊!对了贞娘,阿蓉、阿悦是不是也到了可以说亲的年纪了,十七可不小了呢……”马大婶道。
于氏应道:“是啊,我们阿蓉十七了,不过,没有好郎君我们家阿蓉也不急。”
马大婶不赞同地道:“贞娘,可不能这么说,女大不中留,留来六去留成仇。阿蓉这个年纪可不小了,你得好好寻摸寻摸,别到时候好郎君都被别人抢跑了。阿悦倒是不着急,但是也好先相看起来了。儿女们长大就是一眨眼的事,你可得多留心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