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嘴仗
杜大人嘴皮子利索,骂人是不带脏字儿的,陈少秋气得“你你你”了半天,愣是没插上嘴。
好不容易等杜鑫停下缓口气,陈少秋吹胡子瞪眼地指着他,气得都结巴了,“杜杜杜杜杜,杜三斤!你少血口喷人!”
“本本本本本,本官自然是走科举一步一步考上来的!你,你怎能如此污蔑本官?”
杜鑫面色无辜,“自然是用眼睛瞧着陈大人为官行事不像是考上来的,怎能是污蔑?”
“是也,是也。”这时,站在杜鑫身旁的年轻官员点点头,且满腔义愤地对陈少秋道,“若陈大人当真是一步一步考上来,便更应该知道民生疾苦。”
“若知民间疾苦,便也不会像陈大人那样随意地说出那样苛怠百姓的话。”
杜鑫看向身旁的年轻官员,抱着笏板向他微微躬身,算是承了他的情,随后又转向陈少秋,字正腔圆地说道,“陈大人能说出这些话,大概是这些年身居朝廷官职,高官厚禄养着,养起了傲气,早已不知人间疾苦了罢!”
“你,你简直一派胡言!本官自做官以来一心为民兢兢业业,如何,如何就不知人间疾苦?”陈少秋气得面红耳赤。
满朝文武都知道这户部侍郎杜鑫不仅有一股子死板固执不知变通,又自恃清高的拧巴劲儿,还有一张舌灿莲花怼死人不偿命的好嘴。
陈少秋自知在杜鑫嘴下讨不着好,若再同他对骂下去,只怕他都得让他说得不是个人,于是立刻转向前方的老尚书,满腔愤懑,“严尚书,您老难道就这么看着手下人随意在早朝大殿上污蔑朝廷官员吗?”
众人视线随着陈少秋话落齐齐看向胡子花白,半瞌着眼的户部尚书。
严正在众人的目光下仿佛才反应过来自家弟子同人打了嘴仗,他“哦,哦”两声,又摆摆手,表示不想管。
“嗐呀!你们小年轻的矛盾我个老头子掺和什么?”
“哎呀!我这最近身体不好,耳朵也不太行了,你们刚吵什么呢?”
兵部尚书李源冷哼一声,瞥向严正,同样帮着自己人说话,“看来严老尚书是真的老了,若是连朝事都听不清还上什么朝?不若就辞官告老还乡,免得将来耳聋眼花办错差毁了一辈子清誉。”
“李尚书说这话就严重了,严尚书为官一生从未出过错,如今新帝登基正是用人之际,怎可让如此元老大臣告老还乡?”宋禀居抱着笏板微微佝偻着肩膀背,他抬起眼皮往李源身上看去,又说道,“我倒是听闻李尚书近月来有所懈怠。”
宋禀居摸着胡子,像是突然想起,说道,“前几日我还听闻李尚书纳了一房年轻貌美的小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