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招是实打实的“猛虎掏心”,国内拳术中最寻常的一招。
这招一出,没有宁劲的空气爆裂,也没有暗劲的力道暗涌。却透露着一种势,一种利用山川、大海、风势和身体的动势等等因素合而为一的一招。
简简单单,却如排山倒海,威不可挡!
李凡高大长见识,他终于看到了“势”的生成。
这就是与高手较量的好处了。
李凡高不可想象,这样的一个老人,竟然能发出如此刚猛的一拳。
是什么境界?肯定不是明劲,也不是暗劲。
但是,也不像青云掌门那种禁锢式、挤压的化境。
难道这就是蛊师的秘法,独辟蹊径创造出来的一个境界?
李凡高不敢怠慢,他左手一个云手,逆时针画了一个半圆,右手又一个云手,顺时针画了一个整圆。
两个云手,用上了他十成的电能内力,以太极真经的用力口诀,把涌向自己的那一种“势”,向左一挤。
双掌顺势出招,一招“如封似闭”,向着飘过来的身影就是一掌,击打方位瞄准了阿嘎老人的左肋。
没规定说自己站着挨打呀,不反击,还是他“浔阳江小白龙”李凡高的性子吗?
他双掌这一推,用上了这大半年以来苦苦思索和研究的一种秘技。
这种用力的技巧,是他根据大学时学的《理论力学》和《工程力学》,再配合望气术领悟的。
用专业术语表述就是,支点打击法!
这是他从一本名叫《他从水底中走来》的网络小说中得到的一种启示。
什么是支点?物理定义是杠杆发生作用时,起支撑作用固定不动的一点,引申来是指事物的关键中心。
打斗中,力道的运用,其实也存在着杠杆原理。
比如阿嘎大叔现在的这一拳,其中的力量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增强。
必定有一个支点,支撑着力道的转换和增力。
这就是支点,在杠杆原理中,最为关键的一个作用点,可以作用在物体上的不同部位。
就像一个积木架,抽去了多条积木,只要支点没有破坏,那积木架就不倒,但如果抽去积木架支点的关键一根积木,积木架就立即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