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没有回答我,此时,她正聚精会神地听孙老师说书呢。既然如此,我也去听说书得了。
“……虽然秦晋两国的军队驻扎在不同的地方,但是,战争还是会有一触即发的可能性。那该怎么办呢?请各位同学看到第二段——‘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佚之狐,是郑国的大夫。这里的‘郑伯’,就是郑国当时的国王,郑文公。佚之狐就跟郑文公说,哦,国家处于危难之中了,如果让烛之武去见秦国的国君,他们的军队一定会撤退。然后,郑文公就听从他的建议了。各位同学注意,各位同学注意,这里的‘从’,是‘听从’的意思;‘师’,是‘军队’的意思。而这里的‘之’,指代的就是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文公提出的建议,当然你们理解成佚之狐对郑文公说的话,也可以。精彩继续。郑文公呢,就找到了烛之武,要他去‘退秦师’。好,现在,我们有一个问题摆在这里——那就是为什么要‘退秦师’呢?结合刚才的内容,我们就知道——晋国和郑国之间的矛盾,真的真的太深了,要是去‘退晋师’,烛之武的性命不就交代在‘函陵’了吗?而秦国,也是跟着晋国出兵的,他,也仅仅是跟着盟友出兵,你要说郑国和秦国有没有直接利益冲突,那还真没有,同学们。刚才也说了,秦国跟晋国并非铁板一块,所以,‘退秦师’这件事,相对于‘退晋师’,难度还是小了不少。但凡是个正常人,哦,都知道‘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哇哦,感觉孙老师讲得好高大上哦,可是——细细一听,还是能听懂的。”申琪由衷地夸赞孙老师的讲课风格说。
“是啊,我觉得孙老师都可以当我们学校的说书先生了。”李晶晶笑着说。
“好。接下来……”
“铃铃铃……”
就在孙老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的时候,下课铃声似乎又一次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
“哦豁——下课了。同学们,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再见!”
孙老师刚走到教室前门,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就急忙回到讲台,对正准备下课的我们说:“各位同学,先别急着下课,耽误大家两分半钟的时间。”
“啊……下课本来就只有十分钟,还要被老师你占用两分半……”李晶晶不高兴了。
“是啊,老师,你是不知道,课件四坤分对保持我们学生身心健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杨小晴也抱怨起来。
“看来我们班还是有蛮多IKUN的,我就用了一句‘两分半’,就知道班上有多少IKUN了,呵呵……放心,我不是小黑子。”
孙老师简单地开了一下玩笑过后,立马换上了一副严肃的面孔,向我们全班宣布事情:“各位同学,下周要竞选班干部,有意向的同学,待会下了课跟我去语文组办公室,不是小办公室啊,我怕有些同学听不懂。我再说一遍:待会下了课,跟我去一趟语文组办公室。就这么多了,有意向竞争班干部的同学跟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