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丹和荆轲一路上犹如惊弓之鸟般仓皇奔逃,他们的身影在荒野小道间穿梭,仿佛被命运追逐的猎物。经过漫长而艰辛的旅程,两人终于气喘吁吁地踏入了燕国的边境。
此刻的他们狼狈不堪,衣衫褴褛,那原本华丽的服饰早已在逃亡途中变得破烂不堪,沾满了尘土和污渍;他们的面容也被风沙侵蚀得满面尘灰,疲惫和惊惧深深地刻在了脸上。
刚刚进入燕境,还未来得及喘息,便听到周围传来人们议论纷纷的声音。原来,荆轲刺秦相失败的消息已经像野火一般迅速蔓延开来,传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
太子丹闻听此言,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梁骨升起,瞬间传遍全身。他的面色惨白如纸,毫无血色,心中充满了懊恼、悔恨以及无法掩饰的惊恐。
燕国的朝堂之上,此时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沉寂。众臣们在得知这一噩耗之后,皆是惶恐不安,面面相觑。有的大臣双手颤抖不止,手中的笏板几乎都要拿捏不住;有的则像是被抽去了筋骨一般,颓然瘫坐在地上,目光呆滞无神。
燕王喜在宝座上听到这个消息时,更是怒不可遏。只见他猛地站起身来,身上的袍服随着他剧烈的动作而翻飞飘动,袍服下的身躯因为愤怒而气得微微发抖。
他瞪大双眼,满脸涨红,对着殿下破口大骂道:“竖子误我燕国啊!寡人原以为此行能够保燕国的安宁太平,谁曾想竟然会弄巧成拙,引来如此滔天大祸!”
燕王喜的怒吼声响彻整个宫殿,然而殿中的气氛却愈发压抑沉闷,仿佛有一座无形的大山沉甸甸地压在众人的心头,令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而燕国的普通百姓们在知晓这件事情之后,同样也是人心惶惶。大街小巷之间弥漫着一种恐惧的气息,人人自危。
大家纷纷紧闭家门,不敢轻易外出,生怕秦军会在转瞬之间兵临城下,给燕国带来灭顶之灾。往日热闹喧嚣的集市变得冷冷清清,孩童们不再嬉笑玩耍,大人们也失去了交谈的兴致,整个燕国都沉浸在一片紧张和恐慌之中。
此时,太子丹被带到朝堂之上。他低垂着头,脚步沉重而迟缓,每一步仿佛都带着无尽的愧疚。他不敢抬头直视燕王愤怒的目光,只是默默站在大殿中央。
周围大臣们投来的目光或怨愤或怜悯,像一根根利箭扎在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