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参谋处正在规划后勤的建设方案,一切都在完善中。

商军是一支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军队,商军的文化学习不可忽视。”

林长庚道;“训练科配备了指导员,平时管理商军战士的思想工作,每日教授战士们文化知识。

训练科采用了商行编辑的教材,每日学习时间一个时辰。

绝大多数战士学习吃力,但是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训练科为所有受训战士提供了文化课培训,只要进入训练场地,军事训练和文化培训是同时进行的。”

何斌对定远侯道;“侯爷啊,有杀气!”

定远侯撇嘴道;“废话,军营之内阳气冲天,国之重事在戎在祀,校场之内自然充满肃杀之气。

何斌啊,侯爷我一向奉公守法带你进入帝国京师非常难办啊!

礼部目前根本不接待外人,他们净是混吃混喝占便宜的混账,朝廷财政艰难不容易啊。”

何斌挠挠头道;“何斌不是外人,侯爷,台湾是帝国的土地,何斌是自己人。

何斌知道官僚的拖拖沓沓,小的真的想见见皇帝,哪怕进入皇城也行。”

“切,域外番邦的人员哪个不想见见陛下,难啊!

私自逗留台湾的荷兰人跟帝国水军打了几仗,就是想和朝廷建立直接联系。

朝廷非常讨厌他们,陛下根本就不想见这些强盗。”

何斌想想道;“何斌家里有些土产要奉献给陛下,侯爷,您说想要什么土产,小的给你找。”

定远侯递给何斌一张契约道;“这是你送给内府的心意,一万两银子的欠条,签了吧。

看你还算识相,侯爷我也有海船,贸易之事从长计议。”

李银河观摩了商军的基本军事训练,回到易水湖商栈,徐安生已经召集云从岛军政干部等候在会议室。

李银河向会议室内的众人敬礼道;“袍泽们,银河收到朝廷的命令,需要回京师述职,时光荏苒,我和一部分同袍要回京师啦!

我们到达辽东之后做出了积极的拓展成果,目前,商行已经建立了旅顺商栈云从岛商栈海参崴商栈虾夷商栈以及庙街商栈,这些商栈是布政司级别的商栈,非常不容易啊!

商行任命了各个商栈的掌柜,在军事方面接受旅顺及云从岛的指挥,各支船队也是如此。

商行依托商军的护卫积极拓展商道,商行在东亚地区建立了贸易体系,商行在东亚面临顽固封建势力的阻挠,商军正在同日本幕府进行战争,这是长期的斗争。

商行同时面临西方海洋势力和海盗的斗争,商军此次艰难击退荷兰人的袭击,我们要有长期维持商道的战争准备。

商道的巩固最终依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商行行商天下依靠的是下辖乡社的建设,所以,乡社建设同繁荣商道是商行并重的发展措置。

发展经济的目的是建设美丽乡社,建设乡社依靠的是教育。

请文化部门讲解商行的文化建设领域的方略。”

徐安生点点头,一名女子走到众人面前,是曾在云从岛码头摆摊的黄媛介。

黄媛介道;“小女子浙江人,为了积攒婚嫁之资售卖字画,被文化部聘用。

文化部门组织文化交流活动,编写乡社子弟的教育书籍,为农院和海参崴学院提供教学素材。

文化部门暂时管理乡社教育的落实工作,为商行和商会提供运行建议。

文化部出版两份刊物介绍博物交流并介绍帝国的山川河流。

文化部会同盟友主持北方商行的日常运行。

小女子认为,文化部门责任繁杂,职责涉及文化教育经济运作等领域。

商行创立的时间不长,一切从简无可厚非,但是,小女子在货值领域有不同的看法。”

黄媛介看李银河点头继续道;“商行在经济制度领域探索实践资本制度,改变帝国小农经济难以适应现实社会发展的缺陷。

商行借鉴了西方的经济创新的思考,其实,华夏经典对经济的论述非常深刻,我认为文化部要整理中华的货值资料,毕竟千古之下人心不二。

我自小熟读四书五经,华夏经典对于货值对政治的影响叙述的非常深刻。

我拿出汉朝时期的两部货值着作来做说明,一部《盐铁论》一部《货殖列传》。

《货殖列传》出自《史记》,专门记叙从事货值活动的杰出人物的类传。太史公认为,自然界的物产是极其丰富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商业发展和经济都市的出现是自然趋势,人们没有不追求富足的。

这部书对于货值的论述非常精辟,对于商行制定经济政策襄助极大。

《盐铁论》是汉朝桓宽根据着名的盐铁会议而撰述的史书。记述了汉昭帝时期朝野内外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场论辩。

汉武帝为了掌握全国的经济命脉,从经济上加强封建中央集权,抗御匈奴的军事侵扰,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推行了以桑弘羊为主所制定的盐铁专营、酒类专卖及均输、平准、统一铸币等一系列重大财经政策。”

黄媛介看着李银河道;“李大人,我与西方同事探讨经济政策之时,西方经济政策对于中央控制经济主导权以及均输平准茫然无解啊!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西方绝大多数国家必然是分散分权的诸侯制度,必然是资本权贵掌控政治制度主导权,必然是经济失衡导致经济危机的结果。

千古之下人心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