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永义自然内心之中对于杨毅是有一些畏惧的,可想到两大卫军联手,历经血战踏破西线大营而来,心中就算充满疑惑,同样也是充满感激。
瞧着那杆残破的“火凤旗”在风中飘扬,浑身血污又杀气凛然的杨毅,顿时让他有些恍惚,似乎与自己印象中那位困在诏狱二层,又或是玩世不恭的地镜司提举,完全不一样了。
“杨监军是奉了官家密令,接掌‘赤羽火凤旗’,暂代‘旗主’一职,我们先是会合了‘冀川侯’,向他借兵,又在刚才破了烈阳军的西线大营,军帅找你问话,你如实诉说便是。”
张阳与关永义虽然谈不上什么交情,但感念他忠心值守,连忙将事情原委相告,就差把李玉的手书密令直接展现在他眼前了。
“官家居然还有此布置?只是可惜,你们来了晚了一些,如今城破在即,皇都怕是要保不住了……”
关永义便将烈阳帝国大军围困皇都的事情简短的说了一遍。
虽然杨毅也猜到了一些,但毕竟不是亲身经历,无法得知到具体事件,从而也不知道这番支援到底是要往哪处去。
时间倒退回半月前,打开“幽泉之门”的古木安在“妖鬼绝天阵”破碎之际,便看准了这是烈阳帝国一举攻取京洲的绝佳时机,不但决意留下继续破坏皇都宫城,寻找机会刺杀李玉,更是向远在北洲的古烈满都拉释放了出战信号。
古木安作为巫月教的三长老,使用巫术传递信息,甚至无需放飞“山原红”那么麻烦,几乎是在他打开“幽泉之门”的同时,巫月教就同步得到了这个信息。
古烈满都拉也是果决之人,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战机,便毫不忌讳的发出诏令,聚集大军向河洲进兵。
“北部大王·古克莫罕”作为先发部队,自然也是先一步得到消息,恰巧“冀川侯·庞世元”突袭京洲,李玉未免皇都有失,又令濮弘扬撤出虎口关,退防皇京城。
这等同于是将一个天大的功劳让给了“古克莫罕”,一直在等待战机的“古克莫罕”立即便进兵虎口关,没费什么功夫便拿下要地,并同时向古烈满都拉上书“先取皇京、再定京洲”的战略。
围三阙一,逼李玉北逃,也是在这个战略基础上制定的作战计划,若是成功,便能让衮洲和一半的仓洲成为飞地,只要消耗一段时日,必定是手到擒来,届时大乾王朝的一半江山便已入帝国之手。
此战略不可谓不高绝,便是李玉这般心机深沉之人,其实都没有预料到会暴露出这么大一个破绽,以至于给了烈阳帝国一个可趁之机。
“七月十二日,烈阳帝国的先头部队,约合十万军突然出现在皇都附近,好在濮将军一直在警备防务,未能让他们趁虚而入,于是便在城下对峙起来。”
“起初我们还是占有优势的,皇都城高墙厚,又有‘第八重·凌虚境’的闻太保坐镇,钦天司的各位法师也不再像以前那般听调不听宣,守了两日未有多大折损,闻太保还带着数千兵马夜袭烈阳军大营,烧毁了他们的粮垛。”
“本以为最多不过三日,这烈阳大军便要自行退去,虽然京洲各府郡或许会有一些损失,但与王朝稳定相比,都不算什么事情,可到了十三日清晨,另有二十万敌军来援,顿时改变了局势,他们迅即将东、南、西三门团团围住,皇都已成困局。”
“闻太保本想故技重施,却在夜袭之时,身中暗算,这才得知,那大营之中,居然暗藏两名大巫尊,若非程都监与徐都监出手,闻太保怕是都救不回来。”
“闻太保身中咒术,整日昏睡不醒,连钦天司的两大法师都束手无策,官家只能问兵于裴将军和濮将军,两位将军商议一番,都觉得烈阳军虽然人多,但是仓促起兵,必然准备不够充分,先前又有闻太保焚烧粮垛,营中粮草必然不够充实。”
“只需坚守十日,敌军必然因粮草不足而自动退去,若是死围不退,也必然要分兵到各府郡处去打粮垛,届时敌军疲软,无心恋战,再号召各地府郡抵死相抗,最多月旬,得不到什么好处的烈阳大军也要退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