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锋芒破晓

助手小李回答:“赵经理正在筹备,据说会采用AI虚拟主播实时回答技术问题,还会实时生成三维产品拆解图,观众可点击查看每个零件的专利说明,很有创意。”

李子渊点点头,嘴角微微上扬:“不错,要让发布会亮点十足。”

在宣传过程中,市场部的创意小组每天都在头脑风暴。办公室里,各种图纸、资料散落一桌,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热烈的气氛。林卯萱对着电脑屏幕,眼睛紧盯着画面,鼠标在手中不停地点击,反复调整着海报的颜色和排版:“这次的海报一定要突出产品的创新性,让大家一眼就被吸引住。我打算把专利证书作为视觉符号融入海报设计,彰显我们的技术实力。”旁边的文案编辑小吴则眉头紧皱,嘴里念念有词:“沉浸式体验,开启未来生活……不行,还得再改改。要突出我们产品的技术优势,比如动态眼球追踪技术让视觉交互更精准,延迟降低至7.2ms带来更流畅体验,还有与故宫合作开发的‘数字文物库’包含300件青铜器的全息影像,展现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小主,

科技展会的筹备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赵寅飞坐在直播后台的操作台前,面前的屏幕上多机位画面实时切换,各种数据和参数闪烁跳动。他紧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注意这个角度,要突出镜片的纳米涂层反光效果。网友提问‘延迟多少’,马上回复‘7.2ms行业标杆’。”他点击弹出实时弹幕功能,眼睛快速扫过一条条弹幕,与网友积极互动。此时,距离发布会还有7天。

科技展会上,灵境(VR)眼镜的体验区人满为患。秦巳瑶身着品牌定制的汉服,衣袂飘飘,带着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专家走进体验区。全息投影的青铜器在空气中缓缓旋转,那青铜器上的纹理在灯光下清晰可见。文物专家戴着白手套,指着青铜器上的铭文,声音激动得有些颤抖:“你们的动态眼球追踪技术,让观众能发现这些3000年前的细微刻痕,这在传统展览中根本无法实现。”

秦巳瑶调出后台数据,屏幕上的数据图表不断刷新:“上线两周,青少年用户的文物知识测试平均分提升40%。这款眼镜采用了韩申恺团队设计的碳基仿生关节结构,能模拟人体颈椎12个自由度的活动。现在您看到的青铜器纹样,是我们与故宫博物院联合开发的数字文物库。

而且,我们的镜片在压力测试墙上经过测试,能承受800kg压力不变形,坚固耐用。在虚拟考古场景中,动态眼球追踪技术使文物细节识别精度提升60%,用户可看清青铜器上0.1mm的铭文 。”她引导观众体验虚拟考古场景,观众们戴着眼镜,时而惊叹,时而伸手触摸虚拟物体,仿佛真的穿越回了古代。

就在一切看似顺利推进时,沈未晴突然冲进会议室,脚步急促,差点撞倒门口的椅子。她手中挥舞着最新用户调研数据,纸张被她攥得有些褶皱:“医疗用户反馈眩晕感仍有残留!”她将热力图投影到墙上,那红色的区域仿佛是警示灯:“手术模拟场景中,12%的用户出现3秒以上延迟。”

陈辰轩的团队连续48小时攻关动态聚焦算法,实验室里一片狼藉,泡面盒、空饮料瓶散落一地。当新固件通过最后测试时,何亥梦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手指紧紧指着屏幕,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延迟降到6.8ms了!”他调出与故宫合作的文物修复数据,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们把青铜器表面氧化层的扫描算法移植到了这里,没想到效果这么好!”

陈辰轩立即调出技术日志,电脑屏幕的光照在他疲惫但坚定的脸上:“问题出在动态聚焦算法。”他转向苏酉芷,眼神中充满信任:“需要你研发的纳米涂层材料来优化光学响应速度。”

苏酉芷打开材料数据库,手指在键盘上快速输入指令,屏幕上的数据飞速滚动:“新型碳基涂层已通过5000次疲劳测试,透光率提升5%。”她调出与故宫合作的文物扫描数据,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这项技术原本用于青铜器细节复原,没想到在这里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