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叩门声
林晓冉握着从陈国华办公室偷来的备用钥匙,金属齿痕深深硌进掌心。凌晨两点的实验楼像头蛰伏的巨兽,安全出口指示灯在她脸上投下血红色光斑。
三号实验室的门锁发出“咔嗒”轻响时,她听见身后传来细碎脚步声。正要回头,一只冰凉的手捂住她口鼻。
“别开灯。”周慕白的声音混着薄荷糖气息,“看解剖台下面。”
月光透过百叶窗在地面切割出栅栏状阴影。存放标本的玻璃缸突然泛起涟漪,水面倒映出天花板上密密麻麻的抓痕——那些痕迹从通风口一直蔓延到中央空调出风口,像有什么东西曾在管道里疯狂爬行。
“上周发现流浪猫尸体。”男生举起手机照亮墙角的血迹,“伤口边缘呈锯齿状,和二十年前那些...”
话音未落,头顶传来指甲刮擦金属管道的刺耳声响。林晓冉感觉后颈掠过一丝凉气,转头时正对上一只从通风口垂下的血红眼球。
---
实验记录本
第二天午休,林晓冉在器材室翻到本泛黄的实验记录。1998年9月17日的页脚卷曲发黑,像是被反复摩挲过:
“样本S-03出现剧烈排斥反应,但脑电波仍保持α频率。剥离心脏后,肌肉组织仍可自主收缩36小时,这证明...”
后半页被大块褐色污渍覆盖。她举起记录本对着阳光,突然发现纸页夹层里藏着半张照片——叶晚晴穿着病号服被绑在手术台上,胸口连接着二十多条电极线。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她嘴角竟带着笑,仿佛在欣赏镜头后的人。
窗外传来钥匙串的叮当声,林晓冉慌忙把本子塞回原处。转身时撞倒一摞培养皿,玻璃碎裂声中有张磁卡滑到她脚边。
卡片正面印着“第三实验室·特殊权限”,背面芯片区残留着暗红色凝固物。
---
人形培养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