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年年亏空,去年才依靠松江特区刚刚填平,今年就开始实现盈余了?而且一下子就是六百多万两?
松江那边发展得如此之快?
面对着举殿疑惑的目光,杨思义继续汇报道:
“大明国库今年之所以能够实现盈余,究其原因,是来自三个地方的贡献,贡献最大的是蓟州遵化的大明钢铁厂,一共贡献了八百八十七万两银子。”
“其次是松江特区,一共贡献了六百七十三万两银子,最后是山西的煤矿,一共贡献了四百九十六万两银子。”
举殿再次一片哗然。
没想到贡献最大的竟然不再是松江特区,而是后来居上的钢铁厂。
而且让他们更为惊叹的是,三个地方的收入,已经是实打实的超过了大明其他地区的总和。
对于钢铁厂的贡献超过松江特区,朱元璋意外也不意外。
说到底,还是商税的问题。
现在松江特区几乎完全放开了商业,如果商业税再不改革,这些财富其实并没有流入朝廷的口袋,更多的是流向那些商人的口袋。
不管如何,朝廷的财政实打实的实现了盈余,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开始有了余粮。
“臣为皇上贺,臣为大明贺!”大臣们纷纷拜倒祝贺。
朱元璋却是摆了摆手:“贺不贺倒是其次的,咱觉得咱大明不只这三个地方,也不能光靠这三个地方,其他地方是不是也要开始改变了?”
群臣点头。
“好,那咱说一说咱的想法……”
随后,朱元璋把摊丁入亩,以及官绅一体纳粮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一次,举殿寂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