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土司反,这意外也不意外。

元末天下大乱,鄂西土司趁机扩张地盘,势力一度膨胀得不成样子,当时的元朝自顾不暇,对这些土司自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到了明朝,朱元璋可不吃这套。

明朝刚刚建立时,鄂西地区的局势可以说是一锅乱炖。

这里的土司制度,是元朝遗留下来的“特产”:地方首领世袭,名义上接受中央管辖,实际上却各自为政。

这群土司,表面上对明朝“点头哈腰”,转身却可能立即“翻脸不认人”。

所以,朱元璋上台后开始对土司们动手,原则是“原官授予”,也就是原来的官职不变,但得听话。然而,土司们可不愿意做“乖宝宝”。他们一边接受明朝的安抚,一边暗中积蓄力量,随时准备翻盘。

就在前不久,朝廷决定在鄂西设立了施州卫。

这一操作本意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谁知却点燃了土司们的怒火。

毕竟,这“施州卫”的设置,不只是驻军那么简单,还直接威胁到了土司们的利益——土地、人口、资源都成了明朝的囊中之物。

于是,叛乱的火苗开始在鄂西燃烧。

散毛、施南、忠建等大大小小的土司纷纷举起反旗。这些土司联手,简直成了一股无法忽视的地方势力。更让人惊讶的是,他们还得到了其他土司的声援。

“施州城的官员都被他们杀害了,叛乱迅速蔓延!”

前方的战报,让朝堂一片凝重。

现如今,大明西北边患未定,战事不断,内部归化的土司又举起反叛之旗,成立六年的大明表面上看起来太平,但实际上仍是处于多事之秋的阶段,容不得半点松懈。

但是端坐在皇位上的朱元璋似乎并不紧张,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人将徐达叫了回来。

自上次北伐归来后,徐达就带着军队驻军蓟州一带。

以往驻军,除了练兵,建筑防御工事外,主要做的事情是屯田,战时为兵,闲时为农,这几乎是历来的传统。

而这一次驻军,徐达却做了不同以往的三件事:练兵,炼铁钢,造武器。

虽然有了朱辰给的方法和各种问题的解答,但是钢铁绝对不是一件易事,大明之所以能够炼出钢铁,徐达和他的军队功不可没,甚至可以说是当立头功。

所以,在徐达回到京师后,朱元璋专门设宴接待,一场只有两人的私密宴席。

“徐达,这一次在蓟州干得漂亮,咱敬你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