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宛城黄巾的危机

宛城的黄巾军大营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营帐里,张曼成、韩忠、孙仲三人围坐在一起,眉头紧锁,神色忧虑。

他们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几卷兵书和一幅宛城的军事地图,可此时谁也无心去看。

“再这样下去,不用朝廷大军攻城,我们自己就会乱了。”张曼成率先打破沉默,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充满了焦虑与无奈。

说罢,他伸手揉了揉太阳穴,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眼中满是疲惫与担忧。

韩忠重重地叹了口气,脸上写满了愁容:“是啊,城中粮草本就不多,如今又要养活这十万余众,还有那么多老弱妇孺,每日消耗的粮食数量惊人,这可如何是好?”他一边说着,一边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仿佛这样就能抓住一丝希望。

孙仲也跟着点头,神色凝重:“军心已经开始不稳了,士兵们私下里都在议论纷纷,要是再不想办法解决粮食问题,恐怕不用敌人动手,我们自己就先垮了。”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慌乱,不停地用手敲击着桌面,显示出他内心的烦躁。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却始终想不出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

营帐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让人感到窒息。

与此同时,在董卓的南阳大营中,谋士李儒正附在董卓耳边,低声献上一计:“主公,如今宛城久攻不下,我们不妨假意兵力不足,撤去东门、西门的包围,却让李榷、郭汜在外带着精锐设下埋伏。等黄巾军突围时,我们就可以将他们一举歼灭。”

李儒的声音低沉而阴冷,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董卓听后,脸上露出了阴险的笑容,连连称赞:“好计!好计!李儒啊,还是你足智多谋。就按你说的办,这次一定要让这些黄巾贼有来无回!”

他一边说着,一边兴奋地搓着手,仿佛已经看到了黄巾军被剿灭的场景。

于是,董卓立刻下令,李榷、郭汜率领精锐部队悄悄埋伏在了宛城东门和西门外的隐蔽之处,只等黄巾军上钩。

而在宛城城墙上,孙仲正焦急地观察着敌军动向。

突然,他发现东门、北门的包围竟然突然撤去,心中顿时大喜。

他顾不上多想,连忙快步跑回营帐,向张曼成建议:“张将军,敌军东门、北门的包围撤了,这可是我们突围的好机会啊!我们不如趁此机会,从北门突围,或许还能杀出一条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