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此时若是说了赢王政的好话,估计不仅不会让自家主子欢心,反而该让主子怀疑自己的忠心了。
燕太子丹丝毫不知道他的心腹此时想的是什么,望向祖国的方向满目忧思。
他可是带着众人的期盼来的,可惜让他无能让大家失望了。
在燕太子丹踏出牢门的那一刻,嬴政在宫里就已经坐立难安了,
他既希望好友能来见他,又不希望他来,直到手下回禀,好友回了驿站后再未踏出一步,那颗摇摆的心才定下,带着一丝的失望,一丝的轻松。
乐安看到嬴政这般折腾,除了撇嘴再无其他表示。
通过切身实地的观察,乐安站在一位旁观者的角度,看不出这位燕太子丹对于嬴政有多少真情,只看见了他不断的以友情的名义在逼迫。
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老话真是太对了,
像嬴政,他心里是有太子丹这位好友的,甚至在关键时刻,还会拼尽全力去维护。
可是做出来的事儿,终究是伤了对方的心,违了对方的意,根本就是出力不讨好。
可乐安又不能说什么,嬴政的重情重义又不是只体现在燕太子丹身上,
只要大事儿上不糊涂,小事上就随他去吧,伤心的次数多了也就习惯了。
嬴政也觉得,在好友这件事上他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
可他仍然是自觉有愧,无颜面对好友,所以对于好友,虽留在咸阳,却还未曾登门的举动,那是没有任何异议的,他们两个人都需要时间缓冲。
乐安的表情,丝毫骗不过嬴政,更遑论乐安就没打算骗过,
嬴政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头,语气带着恍惚。
“当年在赵国,他作为质子在哪里讨生活时,吾和他互相搀扶的走过不少岁月。”
乐安不予是否,她不是当事人也没有上帝视角,并不知道其中细则,可她知道一点。
“你也说了是相互了,当时他是护了你,可你也护了他,不是吗?
你们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不是在相互中产生的吗?你并不欠他的”
听着乐安语气中对于好友的不待见,嬴政明智的没有为其开脱,而是认同的点头。“吾从未认为,吾对他有所亏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