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元嘉之治
这徐羡之等人呐,心里头一直顾忌着刘义隆的心腹到彦之。
他们心里琢磨着,刘义隆肯定打算让到彦之来担任中领军这个关键职位。
于是呢,徐羡之等人就想着来个先发制人,准备把当时暂时镇守襄阳的到彦之打发去当雍州刺史。
他们这算盘打得精,想着把到彦之调得远远的,就没法在刘义隆身边指手画脚了。
可没想到啊,这刘义隆那是相当坚决,直接拒绝了徐羡之的提议。他铁了心要召到彦之入京,让他接替谢晦担任中领军,还把军中政务都交给他处理。
这刘义隆的态度,摆明了就是要重用自己的心腹,加强自己的势力。
与此同时,刘义隆又有了新动作。他把原来在荆州时的心腹僚属王昙首、王华任命为侍中,让王昙首领右卫将军,王华领骁骑将军,朱容子领右军将军。
再加上到彦之领中领军,这么一来,禁军军权就妥妥地掌控在刘义隆手里啦!
刘义隆一系列强化权力的操作,那可是招招凌厉,再加上当时舆论的压力,就像两座大山,压得徐羡之和傅亮喘不过气来。
这两人敏锐地察觉到了来自刘义隆的威胁,在公元425 年的时候,主动上表,提出要把朝政大权归还给刘义隆。
可就在这当口,程道惠、徐佩之、王韶之等人纷纷跑来规劝。
这几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愣是让徐羡之和傅亮又“复奉诏摄任”。
这么一来,尚书、中书二省依旧在这两人的掌控之下。
当时的局势那叫一个微妙,傅亮和谢晦心里头不踏实啊,多次想着法子,试图和王华、到彦之这些刘义隆的心腹交结,就盼着能借此安心。
他们又是送礼,又是说好话,各种拉拢手段都使上了。
然而,王华和孔甯子那可是铁了心站在刘义隆这边。
这两人不停地在刘义隆面前中伤诽谤徐羡之、傅亮、谢晦三人,什么难听的话都说得出口。
而且,他们还到处制造并散播针对徐傅谢三人弑君行为的舆论。
一时间,朝廷内外关于这三人的负面言论满天飞,把徐羡之他们搞得焦头烂额。
刘义隆啊,心里头早就憋着一股劲儿,想着把那些权臣给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