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苏婉克难题:水利工程盛景

第247章 苏婉克难题:水利工程盛景

河滩上的晨雾被铁凿声震碎。

苏婉扶着夯土堆边缘向下望,三丈深的基坑里泛着暗红泥浆。

老工匠头蹲在裂缝旁,枯树枝似的手指蘸了泥水在青石板上画圈:";活榫吃进三寸是漳州旧例,可这软岩...";

";改成两寸。";苏婉解下沾满泥点的披风,";用红胶泥混糯米浆填缝。";

七八个凿子同时停了。

正在搬运铜钉的小张踉跄两步,藤箱里滚落的铜钉砸在岩层上,空荡荡的回响惊飞了歇在木架上的麻雀。

老工匠头扶着腰站起来,腰间挂着的墨斗撞在青石上咚咚响:";两寸活榫撑不过汛期!";

苏婉摸出袖中碎玉,缺口正好卡住图纸虚线位置。

两个月前在军械库废墟捡到的碎玉片,此刻竟与裂缝走向完全重合。

她将碎玉按在岩层表面,裂纹在玉片下延伸成清晰的北斗七星状。

";漳州县志记载,元昭三年地动后河床抬高三尺。";她示意小张搬来装订成册的河工记录,";裂缝走向与旧河床断层完全重叠——这不是普通软岩,是地动时被夯实的古河床硬土。";

林恒的马蹄声从对岸传来,马鞍上挂着湿漉漉的芦苇杆。

他隔着基坑抛来卷泛黄的舆图,图上山脉走势被朱砂重新描过:";古河床断层线延伸到二十里外的鹰嘴崖,那里产的白膏泥比糯米浆更抗渗。";

质疑声渐渐低下去。

老工匠头用墨斗线量过碎玉边缘,突然抓起凿子在裂缝旁剜出碗口大的凹槽。 联盟书库

小张立刻指挥工匠们抬来三桶红胶泥,掺了白膏泥的灰浆泛着奇异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