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北部沙漠中,沙漠治理工作先是沿着公路、高速公路和高铁沿线展开的。
从安国参与沙漠治理的人员有150万人,陈有亮计划把他们分成几个部分。
最大的一部分人员100万,在非洲北部跟随环非洲大陆建设的队伍前进,他们在环非洲大陆建设的高铁、高速公路沿线开始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带。
高速公路两侧都按照向外拓宽1公里,建设防护林带,这次他们与高速公路的建设队伍协商,把养护防护林带的工作交给高速公路的服务来做,在服务区建设的时候,就在服务区地下建设了一个巨大的储水池,在这个储水池里面安装抽水泵,方便对高速公路两侧的防护林带浇水。
在建设初期,那些水源就由附近海水淡化厂提供,也有从附近河流或者湖泊中提取的。
随着防护林建设的进度扩大,需要的水量也越来越大,于是,王鹏让五彩葫芦负责供给淡水资源。
五彩葫芦取水就从附近的几条河流里面提取,在枯水期,就只好从尼罗河和刚果河那里取水了。
五彩葫芦的工作特别认真,那里缺水了,只要那里的管理员把调水玉牌取出,对着玉牌念叨几句即可,五彩葫芦就会神不知鬼不觉的把水池里面的水补满。
在高速公路的服务区里面,有专门负责给防护林带浇水的人员,那些输水管道全部埋设在地下,每隔一段距离就由接口,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沿高速公路行进,按照浇水计划,在浇水的区域打开阀门,对防护林带进行浇水,完成一段就记录下来,然后再进行前进,就这样按照计划和防护林带缺水情况,对防护林带进行养护。
高铁那里也是如此,储水池也是建设在高铁站,那里也有专人负责此事。
后来对养护工作进行了升级改造,使用人工智能管理,在控制室里面可以控制各个区域的阀门,浇水也采用喷淋作业,管理人员每天放飞无人机对防护林带进行巡查,如果哪里缺少了,就打开哪里的控制阀门,喷淋装置就开始工作了。
另外50万人,就负责贯穿非洲大陆南北和东西方向的安全通道进行建造,他们建设的重点也是在北部沙漠地带。
建设的模式没有改变,只是在这里把安全通道外侧的荆棘植物全部移植到防护林带的外侧,保护防护林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