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青州烽火·徐晃破城
长江之上,波涛汹涌,战云密布。曹操亲率大军,志在荡平江东与荆州水军,一统江南。而周瑜、关羽则各率水师,并肩迎敌,誓死守护。
曹操站在主舰船头,目光冷峻,俯瞰着波涛汹涌的江面,对身旁的许褚、夏侯渊等将领说道:“诸位,今日一战,关乎大业成败。江东与荆州水军虽勇,但我军人数众多,必能踏平敌军!”众将齐声应道:“主公放心,我等定当奋勇向前,不惧生死!”
两军对峙,气氛紧张到了极点。突然,曹操大喝一声:“放箭!”刹那间,万箭齐发,遮天蔽日般向江东与荆州水军射去。江东与荆州水军将士们急忙举盾抵挡,仍有不少人中箭落水。
周瑜高声喊道:“保护关将军舰船!”甘宁、韩当等人即刻率战舰冲向曹军,试图冲散敌军箭阵。甘宁挥舞着长刀,在敌阵中左冲右突,边打边喊:“兄弟们,跟我冲!”曹军士兵们却毫不畏惧,呐喊着向前冲。
就在双方混战之时,司马懿和曹休直扑九江而去……
东郡大营之内,气氛凝重而肃穆,赵云端坐在主位之上。众将整整齐齐地分列两侧,宛如众星拱月一般。
张辽身姿挺拔,神色沉稳,此时上前一步,恭敬地拱手禀报:“主公,历经整整一月之久,我军将士奋勇作战,披荆斩棘,如今兖州已全力拿下!只是当前唯有青州仍在死守,顽强抵抗我军。”
赵云听到这个消息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他的目光缓缓扫过面前的众人,那眼神中充满了欣慰与赞许:“好!诸位辛苦了,此番能如此迅速地拿下兖州,实在是多亏了诸位将士用命,彼此之间配合默契,方能成就这般功业。”
“愿为主公效命!”众将齐声应道,声音如洪钟大吕般在大营中回荡。
赵云微微转头,看向一旁的沮授,眼中带着几分疑惑,开口问道:“如今青州方面,何人镇守城池?前些日夏侯博、夏侯兰传来消息,称青州的曹军甚是狡猾,我军的行动仿佛都在他们的预料之中。”
沮授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拱手答道:“启禀主公,青州的守将乃是徐州的陈登,以及从兖州撤退而来的李典与乐进。”
“陈登?陈元龙?”赵云低声呢喃着,眉头微微皱起,脑海中浮现出关于陈登的一些传闻。
沮授见状,心中疑惑,赶忙问道:“主公可是认识此人?”
赵云缓缓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赞赏:“略有耳闻。陈元龙乃徐州名士,智谋超群,远非常人可比,且在守城一方颇有建树。难怪夏侯博他们面对青州时会如此艰难,寸步难行。”
赵云略作沉吟,片刻之后,神色愈发威严,随即大声下令:“传令夏侯博,即刻暂停进攻青州,按兵不动。待我大军全部就位,各项准备皆已妥善之后,再进行总攻!务必要确保万无一失,一举拿下青州!”
“遵命!”沮授拱手领命,声音沉稳有力。
“眼下还差青州、徐州这二州之地,便可对曹操完成合围之势,将这曹操的大军困于我军织就的天罗地网之中。诸位可有应对之良策?”赵云目光转向郭嘉、沮授、贾诩三人,沉声问道,那目光中带着一丝期许。
郭嘉不慌不忙地站了起来,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主公,陈登虽智谋过人,但青州城中的兵力毕竟是有限的。而且据我探听得知,目前城中的粮草只能依靠徐州运送补给。我们不妨派一支精锐部队,绕道青州后方,出其不意地切断其粮道。待到粮草耗尽之时,我再率领大军行攻城之举,到时候必然能够事半功倍,让陈登不战自乱啊。”
沮授微微点头,表示赞同郭嘉的计策:“奉孝所言极是。如此良策,我军胜券在握。除此之外,我们还可派遣细作悄悄潜入青州城内,四处散布谣言,就说陈登已与刘备暗中勾结,意图献城投降。曹操生性多疑,如此一来,必定会引起青州城中军心的慌乱。”
贾诩则摸了摸他那两撇胡须,缓缓补充道:“主公,陈登此人虽善于守城,但人心隔肚皮,其部下未必就齐心同德。我们尽可以派人暗中联络李典、乐进二人,许以他们高官厚禄,试图诱使他们投降。虽说二人都不会真的投降,但这也能够让他们彼此之间产生猜疑,从而在防守上出现漏洞啊。”
赵云静静地听着三人的建议,心中已然有了决断。待众人说完,他目光渐渐变得坚定无比,犹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一般:“好!就依诸位之计行事。传令张辽,率并州狼骑悄无声息地绕道青州后方,务必尽快切断其粮道;其余人等各司其职,各守其责,不得有丝毫懈怠!”
“遵命!”众将齐声应诺,声音整齐而洪亮。
张辽领命之后,毫不迟疑地率领并州狼骑星夜兼程,向着青州后方的方向疾驰而去。那马蹄声如雷鸣般响彻在夜空中,似乎在诉说着他们坚定的决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