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山娃青年156集
山娃站在企业会议室的前头,瞬间找回当年留校任教的那股子精气神。他身姿挺拔,脊背挺得像棵苍松,清了清嗓子,洪亮的声音就在屋内回荡开来。眼睛扫过台下那些或年轻懵懂、或经验颇丰的企业领导和业务骨干的员工,目光坚定又带着期许扫视了台下一圈,然后萧然的对大家说:
“各位同志,咱们今儿这场培训,那可是工业普查的关键一步,就好比给高楼大厦打地基一样,一点都含糊不得,所以,大家要先学习后实操。”
山娃边说,边拿起粉笔,在那块斑驳的黑板上奋笔疾书。他写的每一个字,都力透纸背,粉笔末簌簌而落,似是知识的雪花在飘散。山娃又接着幽幽的说:
“先讲讲这各项指标,大家瞧好了,这产量指标可不单单是个数字,它背后是咱生产线日夜运转的轰鸣,是工人们挥洒汗水的结晶,反映着企业的生产活力,就像人的脉搏,一跳一动,都牵连着企业的健康状况。”
山娃说着,手臂有力地挥舞,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仿佛要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直接塞进大家脑袋里。一个指标一个指标的、讲解着她们的内涵和作用。
讲到填报要求,山娃的眼神陡然锐利如鹰,又一脸严肃,萧然的说:
“这表格上的每一行和每一格,都得计算填报得精准无误,小数点错一位,那可能就谬以千里。咱得像工匠雕琢艺术品一样,容不得半点瑕疵和马虎。”
他拿起一份空白报表,手指顺着表格的行列缓缓移动,逐一讲解着每个空格的门道,数据的勾稽关系。语气里满是严谨与庄严。
提及逻辑关系,山娃更是眉飞色舞,他在黑板上画起错综复杂的箭头和图表,他环视了台下所有参加工业普查的工作人员一眼,又进一步强调说:
“这《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营业收入和成本与利润指标,它们相互牵扯,就像齿轮紧密咬合,一环动,环环都得跟着转。要是逻辑不通,咱这普查出来的数据就是一堆乱麻,啥也看不明白。财务部门的三大财务报表,是普查的核心数据,也是反应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数据全貌,就像人体检查CT扫描一样。”
台下众人听得聚精会神,不时有人点头,或是埋头飞速记录。
李得山也没闲着,他在台下穿梭忙碌,活像个舞台幕后的调度员。瞧见有人眼神迷茫,他立马凑过去,低声细语地解释几句,驱散对方心头疑惑;遇到几个交头接耳、心不在焉的,他轻轻拍一拍肩膀,眼神示意要专注。
等山娃讲完告一段落,他就赶紧上台,拿着人员名单,洪亮地分配任务:“张工、李工、你俩负责设备相关指标的填报,务必核对清楚;王会计,财务数据这块就靠你把关了。。。。。。”声音在屋内嗡嗡回响,每个人都明晰了自己肩负的使命。
每走出一家企业,山娃虽声音略带沙哑,脚步却依旧轻快。阳光洒在身上,他望向远方工厂的烟囱冒着袅袅青烟,心中满是希望——这场工业普查,定能为家乡企业的腾飞摸清家底,铺就一条坚实大道。
而此时此刻,崔秀智和许翠珍也正奔波在乡镇的小道上,同样怀揣着炽热之心,叩响一扇扇乡镇企业的大门,在统计局刘雨华副局长的带领下,一家一户讲解着、填报着工业普查报表。。。。。。
山娃努力的干着工业普查的工作,但他的心一刻也没放下,远去大东北的母亲和联系木材生意,去找父亲赵明的二舅和同伴陆总他们。
就在春节过后,山娃送走了母亲跟着二舅去找父亲赵明,他们一行三人,登上了草原列,呼啸着向大兴安岭驶去。。。。。。
列车呼啸着冲进春夏之交的大兴安岭,车窗外,大地似刚从沉睡中苏醒。嫩绿的草甸子像绒毯般铺开,星星点点的野花肆意绽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微风拂过,它们摇曳生姿,似在与列车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