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阮娘子,此话可当真?咱们这些玉米真能卖钱?”

“此前我兄长与薛老爷子就想合力把村内的私塾建好,如今我兄长还未回来,但私塾一事不能再拖了。”

“我想恳求诸位,若什么时候得空,能去私塾那地帮个忙,人多力量大,尽快将私塾屋子建好,如此一来,咱们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能读书上学。”

出发点那是极好的,可是这话一出口,马上就有人疑惑起来。

“阮娘子,咱们都这年纪了,也没必要读什么书,就那些孩子读书确实可行,可那些女娃娃难道也能读?”

“唯有读书,方可掌握命运,才能走出这贫困之地,重归京都,重振家族门楣。光宗耀祖的事,何须只寄在一个小小的男娃身上?”

“不管是女娃娃好,还是年纪稍大的人,哪怕是年过花甲的老者,只要想读书,愿意读书的,咱们都有老师来教。”

“众所周知,我兄长乃是翰林院的编修,是个读书人,会教书。家父也曾是识字的文化人,后虽投身商贾,但尚可教些简单的。”

“不仅如此,我前几日从兴嘉救回来的女子里,也有自小读书的女子,她们都是曾经名震一时的章道衍大学士的学生。”

“可是那曾教过太子殿下,以及诸侯贵子还有朝堂名士的章学士?”

“正是。”

一时间,那人倒吸一口凉气!虽然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但阮眠的信誉在村里还是有的。

他们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和阮娘子他们一家人的帮助都分不开。

更何况修缮私塾一事,让整个村子都受益,别提什么工不工钱,他们都乐意帮忙。

当天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去薛老爷子那,大家伙商议着趁哪天没下雨,就赶紧动工。

早一日修缮好私塾,便早一日读上书。

回头阮眠也和章月谈了一下,想让她带着其他两位章老的学生,一起为村里的女娃,婶婶们上课。

为了能更好地让众人合理接受,他们还按照年龄性别大致分为了四个不同的班,因材施教,才最为合理。

更为具体的课程内容,想着等兄长回来后,他们几名教书先生可以一起商议商议。

解决这事后,她便去了关城找姑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