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协约国在西线的兵力部署如下:
英军一共35万人,其中15万人部署在风车国,15万部署在比利师国,5万部署在高卢的首都北方前线。
法军一共45万人,其中15万部署在比利师国,10万部署在阿尔萨斯和洛林一带,10万部署在铁塔城东北方向,10万部署在首都铁塔城周围,充当二线预备部队。
一旦14前线的军队从德军的防线上打开了突破了口的话他们就会立刻出兵参与进攻,扩大战果!。
板鸭人集中了15万军队,10万人部署在比利师,5万人部署在高卢正东方向,充当防守部队。
意呆利人集中了25万部队,全部沿着己方的东北部方向部署,准备从阿尔卑斯山脉南边对汉斯发起进攻。
总得算下来,协约国这边的兵力已经超过了120万人,其中主力部队是日不落和高卢的80万大军。
刚好,这支部队的部署位置就在比荷卢等地,所以从他们的部署来看,他们是打算绕开高卢跟汉斯交界地区的那些山区,直接从低地国家的平原地区出兵,攻入汉斯的西部地区!
这一点倒是跟汉斯的作战计划不谋而合,双方都盯着彼此地势最平坦的一块区域准备发起进攻。
现在唯一的悬疑是,双方到底谁打响这第一枪?
答案很快就出来了是高卢人!
1868年6月22日,在以铁血手段镇压了铁塔城公社运动的高卢人,仗着有日不落和其他盟国的支持,朝着被德军占领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进军,希望能将这两个之前在普法战争中被德军抢走的地盘夺回来!
作为写进了条约之中的战利品,德军自然不可能就这样轻易的将这两个地方拱手相让。
于是,进军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法军不出意料的遭到了德军的阻拦,双方在对峙之中不知道是谁先打响了第一枪,导致双方军队大打出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由于高卢是有备而来的,所以他们出动的兵力更多。
再加上德军占领这里的时间毕竟不久,所以当地有不少支持高卢的人,因此在战斗打响之后,法军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当地民众的支持,很快就取得了对德军的优势。
兵力较少的德军处于全面被压制的状态,被打的节节后退。
而他们发出的求助消息,也第一时间传回了柏霖!
得知此消息的汉斯人立刻向阿尔萨斯和洛林派遣了援军,希望守住这两个地区,避免他们落入法军之手。
阿尔萨斯和洛林拥有非常丰富的煤矿和铁矿,所以无论是对于高卢也好,对于汉斯也好,都是他们垂涎三尺的宝地。
对于高卢而言,这个地方不仅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还是他们保持完整防线的关键所在。
这里的地势很高,而且深入到了高卢的内陆,如果让德军占领这里的话,等于说将一个制高点拱手相让,并且让德军的能够在高卢境内获得一个突出部,随时可以威胁到周围一大片高卢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