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们身为信使,职责只是传递消息,这样重大的决策,他们着实无法做主。于是,信使们只能带着复杂的心情,匆匆告辞将消息带回,禀报给自家的大人。
其中一位信使,策马疾驰在归途中,心中暗自思忖:“杨毅此举看似无情,却也在情理之中。如今局势动荡,杨大帅想必也是为了确保投诚之人真心归降,才出此策。只是不知我家大人会作何决断。”
另一位信使,面色凝重,担忧地想着:“这质子一送,家族便与杨毅绑在了一起,若大皇子日后卷土重来,我们该如何是好?可若不送,若杨毅的大军压境,恐大祸临头,到时候片甲不留。”
待信使们赶回各自的州府、县城,将杨毅的回复告知自家大人时,同样引发了一阵轩然大波。
红旗县城的县令,听闻消息后,在书房中来回踱步,眉头紧锁,一脸愁容。
他深知,送儿子去当质子,心中实在不舍,那是自己的心头肉。可若不答应杨毅的条件,这好不容易求得的一线生机便会转瞬即逝,自己苦心经营的一切,甚至身家性命都可能毁于一旦。
而万州府的守军将领,则召集了心腹幕僚,紧急商议此事。
将领面色阴沉,看着众人道:“诸位,杨毅这条件太过苛刻,你们说,该如何是好?”幕僚们面面相觑,一时无人作答。
许久,一位幕僚小心翼翼地开口:“将军,如今大皇子大势已去,杨毅兵强马壮,又有威力巨大的火药,若我们不答应,恐遭灭顶之灾。
送质子虽有风险,但或许能保全家小和我们的荣华富贵。”将领听后,陷入了沉思,心中天人交战,不知该何去何从。
一时间,江南郡这些有意投诚的州府、县城,因杨毅的这一回复,陷入了一片纠结与抉择的旋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