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圣旨送达山南郡时,杨毅正忙着训练新兵。听闻圣旨到,他立刻整肃衣冠,率一众将领跪地接旨。
宣旨官展开明黄色的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大皇子李逸尘不顾朝廷大义,擅自出兵侵占朝廷属地,意图不轨。
朕念其为皇室血脉,曾多次责令其收手,然其执迷不悟。
特命杨毅将军即刻率兵向江南郡李逸尘驻地推进,若李逸尘能迷途知返,遵从朝廷诏令,尚可从轻发落;若依旧抗命不从,将军可便宜行事,予以剿灭。望杨毅将军不负朕望,维护朝廷纲纪,保我江山社稷。钦此!”
杨毅心中一凛,他没想到,在应对吐蕃残军和朝廷对山南郡管辖权的双重压力下,怎么又突然卷入了皇室内部的权力纷争。
但圣命难违,他恭敬地接过圣旨,大声应道:“臣杨毅,领旨谢恩!”
起身之后,杨毅陷入了沉思。大皇子李逸尘现在手底下兵马已经有十几万人,此次出兵十万,且李逸尘敢公然违抗皇命,想必早有准备。
我若出兵,必定是一场恶战。但杨毅深知,现在还不是时候跟朝廷翻脸的时候,必须执行皇帝的命令。
他迅速召集将领们商议军事部署。“诸位,此次圣命在身,我们责任重大。大皇子拥兵自重,公然与朝廷作对,我们此番前去,务必谨慎行事。
而且我们现在兵力有限,还要留下兵力守卫我们刚刚拿下的剑南郡和山南郡,这次我们能够出征的兵力大楷在两万人左右,大家先说说各自的想法。”杨毅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
一位将领皱着眉头说道:“大帅,大皇子其兵力是我们的五倍,我们若是正面交战,我感觉胜算不大,哪怕胜了,恐怕也会遭受重大损失。”
另一位将领则分析道:“大帅,依我看,我们可先派斥候深入探查,摸清大皇子军队的部署和防御工事,再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