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老教谕发怒了
朱由校翻出自己之前抄录的小学教材,说实话,这些教材他自己都不怎么看得懂.
不过这些教材有一个好处便是教材本身就有许多考题。
朱由校更改了一些数字,便将其作为试题了。
“算学,文章,好像还缺了点什么?”
朱由校看着自己整理出来的考卷。
这张考卷包含了基础的拼音,组词,计算和科学书的一部分,但总觉得还不够完美。
朱由校一拍脑袋,妈的,怎么把农学和军事给忘记了。
朱由校迅速叫来宋应星和秦良玉,两人听闻要协助出考题,也是激动万分―――这可是为国选材,荣誉之极啊!
三人忙乎了一夜,终于在天亮时分整理出来试卷。
这张试卷被分成圣者文章(语文)、算术(数学)、劝农(农业)和武备(军事)四个部分,所涉及的内容虽不深奥,但如果能考到及格,那是比只会孔孟之道的老式学生,不知道强上多少倍了!
“哈哈,两位爱卿,考试结束之前,只能委屈两位呆在这里了!”
朱由校笑笑,“这些题目前所未闻,朕可不想出现漏题之事!”
“陛下英明!”
两人也知道事关重大,这就相当于殿试考题了,甚至更加重要。
明朝乡试每三年一次,考中者即为举人,举人已有资格做官,但举人出身的官员仕途晋升受限,除非万不得已,一般举人还是愿意继续科举的。
举人之后,便是京城举行的会试,中者为贡士。
贡士需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按成绩划分成三个档次唤作三甲,一甲前三即为着名的状元、榜眼和探花,一甲前三名(一甲只有这三人)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这里可能有点错误,还望指正)
这些帝国英才大多成长为皇帝近臣,升迁机会非常多。
可即便这样,他们这些科举精英第一年参加工作,基本没有很高的品级。
而这次考试,成绩合格即可为官吏。
这要气死多少读书读到白头的学生啊!
“魏忠贤!”
“奴才在!”
“这张密卷给朕印制一万两千份,依科举试卷的待遇。若有漏题,你个狗奴才就提头来见!”
魏忠贤身子一抖,道:“必不负陛下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