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智能系统!【二合一,四千字!】

隗佳瑶看着吕老脸上落寞的神情,心中愈发好奇。

这个叫苏晨的家伙到底是谁?

.......

.......

“谢了,钱院长。”苏晨

钱正华摆了摆手,“小事,小事,没啥好谢的。”

解决了后顾之忧,苏晨一身轻松,“应该的,钱院长我欠您一个人情。”

钱正华听闻,这才哈哈大笑起来,“这可是你说的。”

“你欠我一次。”

“以后找你可不许赖账!”

“在我能力范围内,我便决不食言。”苏晨谨慎的加了个定语。

钱正华一愣,“这可不像你啊。”

“那个激进到要做八代机的苏副总指挥哪去了?”

苏晨说,“战术和战略总归是不一样的。”

“好一个战术和战略总归是不一样的!”钱正华笑着开口,“这话说的妙啊!”

“跟你说话比跟那群老家伙说话有意思多了。”

闲暇的时光总是短暂。

吃完饭,苏晨便接着投入到工作当中。

白天负责七代机的研发。

兵工厂24小时运转,没有片刻停息为七代机铸就机身。

各院士们亲自下到一线,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

在这一点上,钱正华也不例外。

苏晨算是自由岗。

哪里都要过去看上两眼。

看起来轻松,实则不然。

很多时候都是分身乏术的状态。

出了问题便得跑过去解决。

好在七代机最为艰难耗时的阶段已然过去。

晚上回到别墅单间,苏晨也没有休息。

简单吃完饭后,便开始【外骨骼动力装甲】的制作。

两三天的时间,材料已经基本全部到位。

这里毕竟是两院,材料的供给程度总是第一梯队。

事实上要不是【七代机】跟【外骨骼动力装甲】凑一块,以两院的供给优先度,根本不会出现材料短缺的状态。

只能说碰到了苏晨。

材料齐全之下,苏晨打造【外骨骼动力装甲】的速度明显加快。

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便打造好了【外骨骼动力装甲】的框架。

也就是机身部分。

这可以说是【外骨骼动力装甲】的主体,却不能算是灵魂。

【外骨骼动力装甲】的装甲硬度,可以达到防弹,甚至是抵御火炮的轰炸。

苏晨抽空专门做过实验。

60毫米口径火炮轻轻松松,80毫米在不直接命中的情况下,也是没有问题的。

这般装甲强度足可谓一绝。

世上能做到如此单兵防护的装备恐怕还没有。

可这依旧不是这【外骨骼动力装甲】的灵魂所在。

它最为强大的地方在于它的智能系统。

火控智能识别目标攻击,让人人成为枪王只是基础操作。

它还能够轻松帮助作战士兵瞬间完成地形,以及目前战局情况分析,并且为之制定策略。

若是小队协同作战,这一特性将得到成倍的放大。

不用日积月累的训练以及默契程度的培养,智能系统会在最为关键的时候给出最为正确的提醒。

试想一下。

战场上一支十人小队心有灵犀,宛若一人在行动。

那将是何等的恐怖?

完全是一边倒的虐杀。

还有无人机群战术。

在该智能系统的操控之下,单独一位士兵,便能够同时控制五台以上的无人机进行攻击。

这样一支小队,战斗力可想而知。

当然。

这个智能系统并不好做。

苏晨算了算,怎么也要花费上个把月的时间。

还有便是动力系统。

这个就相对来说简单多了。

用的是核裂变电池。

这并不是什么新鲜技术。

之所以尚未被普及运用,完全是出于安全性的考虑。

这一缺点,对于【外骨骼动力装甲】并不存在。

【外骨骼动力装甲】的装甲材料十分之优秀,足够对其进行有效防护。

先且不说在智能系统下,对方的火炮能不能炸到,火炮早在半空中,智能系统便会给出提示,提前做出规避动作。

就算是在最为极端的情况下火炮炸到了,也要看其口径究竟有多大。

60毫米屁事没有。

80毫米不正中依旧无事。

100毫米的话,无论有没有这套装甲,结果都不会有任何改变。

一炮下去人反正都没了,背上是不是背着一块核裂变电池又有什么区别?

相信对面见到身穿这样一套装甲的恐惧,更甚于穿着这身装甲之人。

既如此。

何惧之?

再说苏晨也从不担心这一点。

就是核爆来了,戴个防毒面具,骑个马,照样朝着对面冲锋!

勇气这种东西,在东方这片土地上从不缺。

苏晨算了算时间。

要是抓紧点,七代机研发完成,外骨骼动力装甲也能刚好做出来。

喝了口水清了清神,苏晨再次投入到研发工作当中。

......

......

与此同时。

另一边。

网上某视频底下却是吵翻了天。

一个名为“人类科技之光”的博主上传了这样一条视频。

视频中是鹰酱某科技公司实验室内。

一只机械狗跑动,跳跃,翻过障碍物都极为顺畅。

随着视频不断播放,该博主一边不断鼓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