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刘备:我的军师真是什么都能做啊

却说孙策领兵在曲阿,经过与诸大臣商议过后,最终还是决定优先攻打吴郡。

他派遣程普自丹阳绕至吴郡后背,从乌程出发,攻打许贡。

又命朱治自钱塘出发,也是自后背出发,攻打许贡。

为何一定要从吴郡的后背进攻?

因为古代南方开发的晚,曲阿通往吴郡的路,大部分都是湖泊、沼泽。

很难让大军通过通过。

孙策只能让程普、朱治领兵往南攻取。

在面对强大的孙氏将领面前,许贡全无抵抗之力。

不到一月时间,便被孙策攻破。

许贡兵败,仓皇逃往乌程,投靠当地的宗帅严白虎。

孙策对战事又惊又喜,如果进行的顺利的话。

在明年之前,他不仅能打下吴郡,更能打下会稽。

现在吴郡就剩下西边的严白虎没有解决了。

吴景为首的大臣,纷纷向孙策谏言,先灭严白虎,再攻会稽。

孙策却大笑说道:

“虎等群盗耳,非有大志,早晚为吾所擒也。”

“我们仍旧将会稽作为战略目标,不予更改。”

“在明年开春之前,务必将吴郡、会稽全部拿下。”

“届时,皆不惧袁术,也不畏刘备矣!”

正说间,人报寿春使者来到。

孙策面色一怔,连忙接见了寿春来使。

寿春使者当即表明来意,言说袁公欲使孙策返回寿春。

听候调用,以防备曹操、刘备来攻。

面对袁术突然下达的命令,孙策脸色变得沉重起来。

他急忙召集诸大臣商议。

孙策倒是不惧怕严白虎、许贡等人,但现在却不得不看袁术的态度。

此前他领兵过江,攻打丹阳和吴郡时,是专门给袁术报备过的。

等于孙策之前的军事行动,是获得了袁术授权的。

但接下来的军事行动,可没有袁术授权了。

孙策接下来要再加兵会稽,这已经引起了袁术的警觉。

所以明面上召孙策回寿春守备曹操、刘备,暗地里却又怕他在江东做大。

其实,

袁术早就知道孙策对自己的忠诚度不好评估了。

并且他对孙策的信任降低到了一个危险的临界值。

此前他先是许诺孙策当九江太守,结果自食其言。

后来又许诺打下了庐江,就让孙策当庐江太守,结果再次食言。

其实袁术食言也就罢了,但孙策帮你打下了一个郡,你连一点务虚的赏赐都没有。

是真的连一点钱,连一个虚职都没有给孙策。

这让孙策对袁术失望透顶。

史书叫,“术知其恨。”

就是袁术知道孙策怨恨自己,却仍然轻慢孙策。

所以骷髅王之名实至名归。

但袁术也想了一个办法来调教孙策。

孙策当时主动请求离开寿春,去攻打刘繇。

袁术同意了,但只给了孙策一千人马。

他想着孙策这一千人,肯定干不过刘繇的数万大军。

让年轻人接受一点社会的毒打吧,等你孙策失败了之后,再哭着喊着回来求我袁术的时候。

那时候就好拿捏了。

只是谁也没想到,孙策几个月时间就支棱起来了。

人都还没离开九江,原来一千多的人马,就直接发展到了五六千人。

尽管孙策现在已经打下了吴郡,但他仍然没有下定决心和袁术决裂。

因为孙家目前还离不开袁氏的支持。

孙策自己的军职都是来自袁术的表奏,不奉袁术为主,他能拿什么身份来统领现在的这两万大军?

失去身份的孙策,还能留住手下这些人才吗?

吴地的士大夫又会怎么去看待孙策呢?

这些问题都需要孙策去考虑。

“袁将军传令使我返回寿春,此一去,恐再难返回江东。”

孙策眉头皱起,踌躇难定。

周瑜分析道:

“徐州、兖州都在征兵备战,不日便要征伐袁术。”

“袁术败亡只是时间问题,伯符切不可此时断绝前程,返回寿春。”

孙策点了点头,蹙眉道:

“我虽知此理,但奈何寿春催得紧,我不得不做出回应。”

孙策并未得到进攻会稽的军事授权。

他要想继续往南攻打会稽,就得得到袁术的首肯。

那袁术要如何才能同意呢?

其实孙策已经想好了应对的办法。

“舅父、堂兄。”

孙策来到了吴景、孙贲的跟前。

“我欲使汝二人返回寿春,不知二位尊意如何?”

这……

吴景与孙贲对视一眼。

说是返回寿春,实则就是想把他们送到寿春去当人质啊。

孙策为何要这样做?

这就不得不提孙家的特殊情况了。

孙坚死后,孙家其实一分为三。

堂兄孙贲才是继承孙坚主要部曲的人。

舅父吴景是袁术手下大将,手里的部曲亦不在少数。

且两人都身居高位。

反观孙策呢?

身无寸职,手无寸兵。

是孙家里面最弱势的一方,怎么也轮不到他来当孙家家主。

包括孙策渡江攻打刘繇时,吴景、孙贲才是主将,孙策只是打辅助而已。

但就是在攻打刘繇这一路上,孙策展现出了过人的武勇与军事指挥才能。

并且庐江舒县的周瑜也在这时候为孙策提供了鼎力支持,扩大了孙策的影响力。

孙策很快便成为了孙家毫无争议的新家主。

等于孙策原本从吴景、孙贲的下级,变为了上级。

这对吴景、孙贲的心态其实是有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