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悠悠苍天
天庭有三十六天宫,七十二宝殿,目光所及之处皆是流光溢彩,金碧辉煌,祥云四起,瑞气千条。入天门,行至朝圣楼前,楼内有历任天帝以及太初天尊画像,威仪赫赫,气宇轩昂,须一一拜过,方可继续前行。
再前行,只见那宝殿巍峨擎天,雕龙盘柱,彩凤衔珠。三十六根擎天柱上缠金龙、绕火凤,柱底压着东海玄铁,柱顶顶着北斗星辰。殿前仙鹤衔芝,玄鹿献瑞,更有那九色神光自穹顶垂落,照得满殿通明。
殿前有一芙蓉仙子等候多时,笑盈盈,将公孙天行领至琅玕园。园内有千年不谢之灵花,万载常青之瑞草。三千六百株仙树参天,花开似火,叶茂如翡。有青桃藏露,红果含丹,紫实隐霞。风过处,枝摇香漫。
公孙天行入园,就远远瞧见天帝正与四辅之一的李天清漫步闲谈。天庭皆知李天清是这位年轻天帝的恩师,他得以登上帝位,很大程度上是有李天清推波助澜。如今过了二十八年,君臣佳话是否能延续,天庭内外众说纷纭。但毫无疑问的是,若李天清因大势所趋被逐出天庭,整个中天域官场都将迎来一场巨大变动。
公孙天行拜过了天帝,再看结识了多年的老友,发现他已经憔悴了许多。论年龄,李天清确实是这里最年长的一位,但四百多的年岁在天仙的寿命中只算步入中年,远不到迟暮之年。
“出访东天域时遭的灾,我不如殿下这般身强力壮,精气神就成这样了。” 李天清所说的是他曾在东天域遭到天罡刺杀,事发后不得不返回中天域,天帝特地下旨问责东曜天君,也特许李天清居住天庭。尽管东曜天君上书诉苦,东天域还是被划走了大小二十余座城池。
就此事而论,声讨李天清力求李无痕死罪的官员当中就少不了东天域慕容氏的党羽。
天帝道:“天行,朕刚才是与李辅商讨出兵事宜,你以为如何?”
公孙天行一惊,现在出兵难道不会为时尚早?前些个月还力压主战仙官的天帝陛下怎就开始考虑出兵了?面对天帝陛下充满期待的眼神,曾经率领亲兵深入北境腹地大破妖军的公孙天行不敢说一个不字,只道陛下欲讨伐妖族,臣必定身先士卒。
天帝又道:“朕欲检阅三军,天行可否与朕一同前往点将台,观我天兵之雄风?”
因为返家和会面,公孙天行属实不知三日后中天域将有一场浩大演武,敲定下来的规格不亚于御驾亲征。这位年轻天帝不但想收回另外四天域,而且志在天下。
公孙天行答曰:“陛下盛情邀请,微臣岂有不去之理?但微臣有一请求,陛下可否让臣说上一说?”
天帝一笑,对李天清说:“朕猜天行是为了你的义子而来,李辅能得此好友,实是三生有幸。”
李天清躬身以表不敢当,天帝摆手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望着恩师远去的身影,天帝又问:“天行,你觉得朕会不会做那鸟尽弓藏之事?”
公孙天行默然,一时不知该如何答复。不管李天清再怎么助他登上帝位,相对于上官家而言,李天清始终是一个连外人都算不上的工具。那点香火情说有就有,说没就没,不光看天帝意下如何,还得看那些宗室。要是触怒了他们,李天清就不可能在中天域安生。
公孙天行打破沉默道:“陛下向来宽仁为政,除非臣子失德犯法,陛下才会严厉惩处。”
天帝道:“对。臣子有臣子的难言之隐,帝王有帝王的无奈之处。不到无可奈何之际,朕是不会痛下杀手的。朕登基二十八年,你看有哪位仙官被朕诛杀的?他们都说什么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哼,天上天下都未一统,飞鸟狡兔多得很呐。”
踌躇满志的天帝似乎不在意自己是和天君世子讲话,接着说:“将来天兵征伐天下,朕就命你为灭妖主帅,等天兵打下了北境,再将当年妖祖布下的护国大阵捣毁,我们的天眼就可掌握地界的一举一动。到那时朕会把地界分为三十州,你依然可以继续统领北天域,还可以在地界任选九州作为藩土,如何?”
“能做陛下鞘中利刃,是臣之幸事。但如果身处天牢之中的李无痕面临生命危险,臣心有愧疚啊。”
天帝好奇道:“哦?为何心有愧疚?如实讲来。”
公孙天行见终于能为李无痕伸冤,于是仗着自己的多重权贵身份,在事实的基础上又将天峻事件添油加醋说了一通。总体的意思是,没有李无痕的拼死抵抗就没有公孙天行的凯旋,希望能够功过相抵,放李无痕一回。
天帝若有所思,说道:“朕已经命令三司下凡彻查此案,君无戏言,岂能朝令夕改?这样吧,朕赐给李无痕一道免死金牌,会审也可以取消,但活罪照判不误。”
话音未落,公孙天行手中就多出一张纯金令牌,正面镌刻“凡持此者,除谋逆、弑君、叛族之大罪,其余死罪皆可免”。背面有麒麟踏祥云,雷纹示天威,铭刻小字“恃功妄法,天必殛之;君恩如水,可载可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