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路我都在思考找一个合适的机会与自己这个一直没怎么关注的二儿子聊一聊。毕竟俞家财的叛乱是以他为引子,也就是那次叛乱后,本就不怎么亲密的父子关系,变得更加的生疏了。
所以,这一次带他私访有一个原因就是解开我们父子心间的这个疙瘩。
五日后,终于抵达了山南。我并没有急着去找谭新宇,而是决定先去城外转转,尤其是吐蕃的边境附近。
当我走出山南,站在城门口向外望去,眼前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山南城这边,一片太平富庶。街道上车水马龙,店铺林立,各种商品琳琅满目。百姓们穿着整洁的衣服,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孩子们在街头追逐打闹,老人们则坐在街边悠闲地聊天。城门外的农田里,也是一派丰收的景象,农民们正忙着将收割好的粮食运往家中。
而看向吐蕃方向,却是一片萧条。田野里杂草丛生,看上去荒废了不少。路上行人稀少,且个个面带疲惫之色。远处的村落里,房屋破旧不堪,烟囱里也很少有炊烟升起。偶尔能看到几个牧民赶着瘦弱的牛羊,在贫瘠的草地上放牧。与山南城这边的热闹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看到这样的景象,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小骄傲。我大理国在众人的努力下,发展得越来越好,百姓安居乐业。而吐蕃那边,不知是何原因,竟如此萧条。
“陛下,看来我们大理国的发展确实远超吐蕃啊。”戴寿昶在一旁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
我微微皱眉,神色变得凝重起来:“虽说是如此,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吐蕃如今虽显萧条,但他们实力犹存,我们还是要时刻警惕。而且,我们发展得好,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不断提升国力,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我心里清楚,如果只是单纯的比财货的话,那吐蕃根本算不上一个对手,但是这也是吐蕃可怕的地方。一个如此贫弱的地方,军队却出奇的悍勇。两年前山南的守卫战的惨烈就是最好的证明。
说完,我转身望向山南城,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这片土地永远繁荣。
“进城吧,我们去找谭新宇。”我回头看了看吐蕃的方向便大步的再一次走进了山南城。
谭新宇早就在山南总督府的大门口等候我了,走进谭新宇的总督府时,便察觉到这里气氛不同寻常,戒备格外森严,想必是得知我和戴寿昶来了,谭新宇做足了安保措施。
吃过晚饭后,我屏退了左右侍从,只留下戴寿昶一人。屋内的氛围有些沉闷压抑,像是被一层无形的纱幕笼罩着,于是我提议和戴寿昶去总督府的后花园走走。
小主,
月光如水,洒在蜿蜒的石子路上,将我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花园里花香阵阵,微风拂过,枝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什么。我们来到一处有石凳的地方坐下,四周静谧祥和,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