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第307章 三百零七章

天气 下了一点小雨还是太阳雨 心情 那就这样吧

午后保皇司来信,

南宋确是新皇立。

各项国策尚不明,

提议边境要提防。

大理国,这片苍山洱海间的宁静国度,向来有着自己独特的运行轨迹。然而,保皇司传来的一则消息,却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泛起层层涟漪。

只因那首只差没点名骂我的诗,竟堂而皇之地流入大理,而这背后的缘由,竟是南宋发生了皇位更迭——宋孝宗赵伯琮(赵昚)驾鹤西去,其三儿子赵惇继位。

保皇司作为大理国的秘密情报机构,在南宋苦心经营多年,其在南宋的秘密据点星罗棋布,宛如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南宋的风吹草动尽收眼底。此次送来的关于赵惇的消息,更是让我陷入了沉思。

赵惇,这位新登基的南宋皇帝,从他的过往经历来看,似乎有着想要有所作为的心思。他在继位之前,也曾展现出对政务的关注和思考,可如今身处皇位这个复杂的旋涡中心,他所面临的局势远比想象中棘手。消息中提到,赵惇有意改革政事,试图在南宋的朝堂之上掀起一阵革新之风,以重振南宋的国力,改变当下偏安一隅的局面。

这本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然而,他却没有强大的世家支持。在南宋的朝堂生态中,世家大族盘根错节,他们的势力渗透到各个角落,对朝廷决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没有世家的支持,赵惇的改革之路无疑是举步维艰。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赵惇的皇后李氏家族势力强大。这李氏,性格强势,野心勃勃,她背后的家族更是在朝堂上有着不小的势力。她凭借着皇后的身份,在后宫肆意妄为,甚至插手朝政,使得南宋朝堂的局势更加错综复杂。赵惇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之下,想要真正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难度可想而知。

看完这些消息,我不禁唏嘘万分。南宋的朝堂争斗,本与我大理国相距甚远,可如今看来,却又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决定暂且放下心中的纠结,随南宋的局势自行发展去吧,毕竟我们大理国也有自己的事务需要处理。

然而,此事并未就此平息。在御书房中,我召见了保皇司指挥使高敬之和兵部尚书林墨。御书房内,气氛凝重,烛火摇曳,映照着我们三人严肃的面容。

“高指挥使,你先说说对这南宋局势的看法。”我率先打破了沉默,目光看向高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