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第297章 二百九十七章

天气 阳光明媚 心情 有点开心

敬之达文回中央,

联名上奏要改制。

改土归流大朝议,

朝堂争论无定见。

今日,大理国的天空湛蓝如洗,悠悠白云在天际飘荡,大理王都城外,一片庄严肃穆又满含期待的景象。

我身着华服,头戴冕旒,神色间满是庄重与欣慰,身后是排列整齐的文武百官,他们身着朝服,手持笏板,静静等待着。

远处,一支队伍缓缓走来。为首的两人,正是高敬之与李达文。高敬之身姿挺拔,剑眉星目,历经在高棉的风霜,却更显沉稳坚毅;李达文面容清瘦,眼神中透着睿智与从容。两人与之前相比都清瘦了许多,这也是他们为大理国在高棉的治理付出无数心血的证明。

当队伍渐渐靠近,我亲自上前几步,高敬之与李达文见状,急忙下马,快步走到我面前,双膝跪地:“臣等拜见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亲手将二人扶起:“二位爱卿,一路辛苦了。此次治理高棉,你们居功至伟,朕盼你们归来已久。”

高敬之抬起头,眼中满是感激:“陛下如此厚爱,臣等万死不辞。治理高棉乃臣等职责所在,不敢居功。”

李达文也拱手说道:“全赖陛下英明领导,臣等不过是奉命行事,能为大理国开疆拓土、稳定一方,是臣等的荣幸。”

我微微颔首,转身对身后的文武百官说道:“诸位爱卿,高敬之与李达文二位,在高棉之地,不畏艰难,悉心治理,使我大理国之声威远扬,百姓安居乐业。他们是我朝的功臣,值得我等敬重。”

百官纷纷附和,赞声一片。随后,我命人摆下盛大的宴席,为高敬之与李达文接风洗尘。

宴席之上,珍馐美馔摆满了一桌,丝竹之音袅袅不绝。我高举酒杯,向高敬之与李达文敬酒:“此次在高棉,可有什么难忘之事,说与朕和诸位爱卿听听。”

高敬之起身,恭敬地说道:“陛下,高棉之地,风土人情与我大理国大不相同。初到之时,语言不通,习俗各异,治理起来困难重重。但臣与李大人商议,先从民生入手,兴修水利,开垦农田,让百姓们有饭吃、有衣穿。”

李达文接着说道:“正是如此。而后,我们又与当地的部族首领沟通交流,尊重他们的习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逐渐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与支持。”

我听得十分认真,不时点头:“二位爱卿能因地制宜,恩威并施,实在难得。高棉如今稳定,百姓归心,皆是你们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