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望着天上烈阳,忽觉有人轻轻握住他的手。
婉儿不知何时已站在他身旁。
指尖冰凉。
“婉儿,你说这世间为何有这么多苦难?”
他轻声问道。
婉儿握紧他的手。
“因为有公子这样的人,苦难终会过去。”
苏云摇摇头。
“或许吧……”
赈济这些难民,他也承认。
只有三分是出自真心,没办法,大势所趋。
苏云望着她坚定的眼神,忽然笑了。
他松开她的手。
来到平民窟中,拾起一截烧焦的木棍。
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他在青石板上刻下小字。
笔走龙蛇间,一首诗跃然石上。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千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婉儿愣在原地。
她不善诗文,却也感受得到,字里行间。
苏云那忧民之情怀。
这又是一首,传唱千年的青史佳作。
灾民们围拢过来,看着这首诗。
眼中的绝望渐渐被希望取代。
不知谁带头鼓起掌来。
掌声如潮水般在废墟上回荡。
苏云将木棍扔进篝火,火星四溅中,他转身望向婉儿。
见她正含泪微笑,仿佛看到了他们约定的青云山桃花。
苏云的诗被灾民们口口相传。
随着微风飘向京都的大街小巷。
而此刻的右相府上。
薛安之捏着密报,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这苏云......竟把赈济当成了扬名立万的戏台!”
他身后的师爷阴恻恻地道。
“大人,此人不除,必成心腹大患。”
薛安之望着窗外柳树,冷笑一声。
“急什么?文斗在即,且看他能不能过了梁丙易那一关......”
……
正午,皇城。
太学宫大门在烈阳中缓缓开启。
门轴转动的吱呀声惊起檐下老鸹。
三百禁军手持鎏金戟戈分列神道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