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岂非蹊跷

“赐尔登负君尊号,食邑……宋地。”林川特意在封号上加重语气。

这虚衔如同琉璃盏般华而不实,却能让老臣们体面退场。

果然,韩文褶皱的面皮抖了抖,终究还是伏地谢恩。

日晷指针移向午时,金殿空出了二十七张紫檀椅。

林川振袖而起,将虎符重重拍在舆图之上:“着申不遇领文渊阁,王猛总领六部……”

随着一个个名字掷地有声,吕朗的算盘开始清算田亩,狄仁杰的朱笔勾画着新的官制,而贾诩早已备好十二道新政檄文。

殿外春雷乍响,雨滴冲刷着宫墙上的旧苔。

当最后一道任免诏书盖印时,铜壶里的春水,终于注满了新刻的时辰格。

武臣班列中,贾富、关云长、召虎等悍将刚被外派,往日热闹的朝堂顿时冷清下来。

林川望着空了大半的朝班正自怅然,身侧突然响起贾诩清朗的声音:“主上可知新郑韩氏有位麒麟儿?”

君王转脸便见谋士眼中狡黠之光,心下了然这是要唱双簧,却故意板着脸:“孤的杜康酒窖还剩三坛。”

“好说好说!”贾诩衣袖轻振,眉飞色舞地引荐:“宗室子弟韩琦通晓六艺,尤擅钱粮调度,正是填补户部空缺的上佳人选。”

“臣有异议!”御史大夫魏征的笏板重重叩在金砖上,声若洪钟:“其一,科举大典在即,若破例擢拔宗亲,岂非自毁求贤令?其二……”

他直视御座目光如炬,“纵是宗室俊杰,也该与寒门同场较艺,方显我朝选材至公!”

林川揉着太阳穴苦笑。这个以直谏闻名的诤臣总能精准戳中要害,三日前自己还亲口说过“科举取士当为定制”,此刻若为韩琦破例,确实落人口实。

“魏大夫此言差矣……”贾诩刚要反驳,老臣王猛已捧着玉笏出列:“老臣倒觉得魏征说得在理。前日南月才子乐毅投奔时,主上可是连考了他三天三夜的兵法策论。”

朝堂上顿时响起窸窣议论。林川瞥见贾诩冲自己眨眼,知道这出戏该收场了,当即拍案道:“传旨,今岁春闱增设明算科,凡精通钱粮算术者,不问出身皆可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