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清七岁时,所居城镇惨遭围城,尸横遍野,无食入口。
城里的青苔、墙皮、杂草……但凡能入口的,都被一抢而空,后来,慌不择路,饥饿钻心,就有人大着胆子,开始吃腐尸,又不知道死了凡几。
突然有一天,元清的父亲听说,城里有几家,开始悄悄的易子而食——自己的孩子不舍得吃,便邻居之间互相交换着吃,将别人家的稚子幼儿投入沸水大锅……
据说汤白味酸,肉粉香滚,令人销魂,让人疯狂……
元清的父亲舍不得孩子,但一家三口若不想办法求生,只能抱着一起等死。后来,是母亲疼惜幼子,趁着元清饿昏迷了,哭着自请与邻居交换了。
被换回来的,是个只有五六岁的女童,已经饿得皮包骨头了,元清的父亲为此懊悔了好几天,觉得妻子身形虽然瘦弱,哪怕没几两肉,但仍有骨髓内脏可以充饥果腹,更加耐吃,比得这个没几两肉的女娃子,强太多了。
那个时代,因为饥饿,战乱,其实人早就疯了,与恶鬼,本没有什么区别。
元清醒来后,喊母亲而不得。父亲却端上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滚白肉汤。
他怕极了,不肯吃,冲出房间时发现,大锅里炖着一整只小儿臂。邻居女娃靠在灶边,已经咽气了,像牲畜一样刚被洗剥干净,还未下锅。
他吓坏了,哭着冲出去,却在隔壁家的灶台上,看到了母亲的头颅……
从那以后,他不敢吃肉,甚至害怕、畏惧看到女人,一看到她们,就克制不住的浑身颤抖……
方丈慢慢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完了。他刻意隐去太过血腥的部分,可娓娓道来,仍觉得触目惊心。就连身处地府工作一线,见惯了生死的谢小星和孟晓芸都遭受不住,孟晓芸甚至生理性的干哕了几下。
方丈原以为桐紫听完,会害怕、会激愤,甚至会觉得恶心,从此断了对元清的执念。可没想到,桐紫听完一切后,泪滚滚而下,收也收不住。
前四世时,元清都是孤家寡人。要么父母早亡,要么孤儿一般凭空出现,她未曾知晓他的过去,也不曾想过要去关注、去探寻,总觉得他俩只要一起把握当下,肖想未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