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大禹治水,仙踪何去 (求订阅)

忽然,一旁传来的招呼声吓了陶渊明一跳。

“谁?”陶渊明吓了一跳,转头一看,竟是千里之外会稽的梁岳。

“山伯,你真成神仙了?怎么过来的?”

“哈哈,赶路多日才来,中途搭了个便车。”

梁岳坐下,把玄武放在桌上,令其自由爬动,这家伙倒也聪明,爬到边缘自动回头。

陶渊明颇为惊奇,道:“这是草龟?哈哈,在下也养一只!”

他第一次见到这么听话的草龟。

两人闲聊两年近况。

桃花源依旧没有找到,于是回家隐居至今。

“你说庐山有张道陵的后人,他如今在何处?”

这才是梁岳来此的目的。

“倒也不是后人,应该算是张道陵的传人之一。”陶渊明纠正道,“至于怎么找他……其实不用寻找,此人就在山上五老峰半隐居。”

山上道观颇多,张道陵传人名为张文之,一直居住五老峰,原本住在普通草庐,后来房屋垮塌,朝廷出钱助其修缮。

“此人脾气古怪,观中唯有两人,青莲观虽招待客人,却无神灵供奉,五老峰行路困难,人迹罕至,乃是清修之地。”

两人闲聊片刻,随即出发前往庐山五老峰。

五老峰。

峰尖触天,雄伟奇险。

山腰断崖处,伫立三两间黄瓦红墙宫观,烈日落在屋顶,此地宛如金宫。

鹤发童颜的青袍老道伫立悬崖,山风呼啸,直欲将其吹下万丈悬崖。

老者巍然不动,面不改色。

山下,三三两两,蚂蚁般的达官贵人踏山游玩,大汗淋淋,气喘吁吁。

张文之漠视下方庸碌众生,达官贵人身份高贵,此时此刻,在山川大地面前不过是蝼蚁。

功名利禄,过眼云烟。

张文之追求的是仙道。

自小八岁上山,往后余生谨遵师尊教诲,从未下山,终日追求仙道。

身后不知何时来了一位眉清目秀的青年。

“师父,世上真有神仙吗?”

“有。”

“神仙在何处仙山?”青年问道。

“机缘未到,终有得见神仙之日。”张文之说这句话其实也没底气,自小修炼,除了一身醇厚内功,并无神仙秘术。

良久,青年说道:“师父,我打算下山,周右军征辟我当主簿。”

话语说得委婉,其实是不想接受道观传承,打算下山入仕。

“好,下山吧。”

青年眼含热泪,三拜九叩,头也不回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