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纨绔在赵家庄转了一圈。
完全是那种没有目的的行走,他们发现妇孺老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兆应县令最初的方法也是赈济扶贫,但效果均不理想,能救得了他们一时,却救不了他们一世。”李北玄环视众人,“这还是距离京城二百里的地里,如果是更远的贫困县呢?满朝文武,谁的眼睛又能真切地看到民间疾苦呢?”
赢高佑的心情十分沉重,终于忍不住问道,“书院既然收留了他们的孩子,为何你不让他们发家致富呢?”
“官人错了!该做的侯爷都做了,我们有手有脚的也不能吃白食。况且,每年耕种秋收的时候,屯田军和书院的学生都会过来帮忙,这已经足够了。”赵老汉顿了顿,“赵家集其实早就荒废了,但侯爷让我们留下来。一来这是我们的根,二来是用于示警。让书院的学生们都知道,武朝虽然地大物博,但依旧有许多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全民奔小康,不应该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落到实处。”
“所以……”赢高佑的脸色一沉,“你们合起伙来演我?”
“官人又错了,这是现实。”赵老汉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整个京兆府,像赵家集这样的庄子还有很多。你所见的破败也仅仅是九牛一毛罢了。”
“狩猎是假,让我看疾苦是真。哪有什么狗屁大义,充其量就是活不下去罢了。”“你就是让我看看,这群没读过书的庄稼汉,他们虽然不懂什么是忠君爱国,但他们知道在边关多砍死一个敌人,百姓就遭受一点祸害。”
“什么他妈的狗屁盛世,不过是写给别人的看的罢了。嘴里嚷嚷着民贵君轻,但他们却想让百姓对他们敬畏有加。”
“我呢?我从来没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人一等,我娘姓王,太原王家的王!”
“什么守城之君,什么开疆扩土,都和我没关系。我只想做个安乐王爷啊……我也不惦记那张椅子,我也不想和别人争抢,我他妈的就是想活下去,我有错吗?”
赢高佑眼里泛红,跌坐在地上,“我出生就和其他兄弟姐妹不同,所以我就想逃离是非之地,可他们却逼着我去太原府就藩。难道不争不抢也有错吗?”
“所以……”李北玄蹲下身体,笑眯眯地看着赢高佑,“你现在找到答案了吗?”
赢高佑一怔,起初还没明白李北玄是什么意思,可环视四周之后,他似乎有些懂了。
从武德初年至今,武朝锐士战死近二十万人,很多村落十室九空无男丁。
朝廷休养生息,每年都会拨发扶贫款,可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甚至是为了鼓励生育,直接奖励土地,甚至享受免税政策。
大家都知道国富民强,但国富的根本是百姓要先富起来。
赢高明就是个搅屎的,成不了什么气候,甚至是守城之君都做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