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
病入膏肓的大夏王朝,再一次迸发出生机,摄政王准备率军出征,难得的没有一个人敢在这件事上面掣肘的。
全力支持!
文官集团并没有因为摄政王的离开而欣喜若狂,反倒是更害怕了。
摄政王进了一次宫,就被小皇帝给打发出去消灭叛军去了,要说没发生点什么,傻子都不信。
能让摄政王怕成这种逼样的,还能是啥?!
京城的官员们,基本都相信了太祖显灵这件事,再没有谁敢瞧不起这位8岁的小皇帝。
陈纪之前和他们说的话,也是言犹在耳,人家小皇帝有太祖亲自教导呢,可想而知将来的成就不会低了。
只要这群站在权力顶层的大佬们不闹出什么幺蛾子,下面的官员也都好对付。
大夏朝,皇帝说的话,下面的官员可以不在乎,但大佬们开口了,没人敢不听。
礼部尚书一句话,整个礼部都动起来了,派出去好多官员,巡查全国,严查科举之事,就怕下面的官员乱来。
在某一处郊外的庄子里,江知恩也开始按照南乔写的东西,培训第一批谍报人员,这些将来都是监察司的骨干。
6岁的公羊逸成了南乔的伴读和玩伴,小屁孩心思比较单纯,对皇权和皇帝也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南乔曾经进入过公羊逸的梦中,也试探过,这小子完全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本能性的效忠皇室。
在公羊逸的体内留下了一颗精神力种子后,南乔就准备培养一下这小子,留着将来有大用。
公羊绍是个人才,公羊逸也不错,学东西很快,南乔传授对方了《龙象般若功》。
没有南乔的允许,公羊逸不会将这套功法外传,连他的父亲都不能学,甚至包括他将来的儿子。
公羊逸如果敢偷摸传授的话,那就是欺君之罪,是要全家灭门的。
这小子没有这样的胆子,也没产生过这样的想法。
另一个有资格学习《龙象般若功》的人,是小太监李进忠,这是萧南乔的心腹,以后是要接江知恩班的人。
原著里,陪着萧南乔一起自焚赴死的,就是李进忠,真应了这个名字,忠心耿耿。
李进忠能修炼《龙象般若功》,意味着这套功法并不会因为身体的残缺而有所影响。
南乔传授的也只是基础功法,不含配套呼吸法,牵涉到内力和经脉的话,那就不好说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文武百官也被养成了习惯,一点点改变自己的那些毛病,肯定不会全改,但也能相对好一点。
权利分配方面,变化基本不大,能递上去的折子,那也是对文武百官有利的。
因为有太祖盯着,好歹收敛了一点,起码不会因为私利,过度的损害国家的利益。
换了以往,这群官员可不会在乎那么多,现在他们是真的不敢了。
南乔也不介意这些事,水至清则无鱼,真让这群人在短时间内变得清廉,那才叫不现实呢,根本就是反人性。
南乔不在意那些人贪婪,只要能做好本职工作就行。
退一万步说,今天这些人贪了多少,赶明都得吐出来,一个个就是养肥的猪罢了。
位置不同,思考的方式也不同。
有些事情是禁绝不了的,那就听之任之,等差不多的时候,挑出来几个当典型给处置了就好。
用贪官的家财来丰盈国库,用贪官的死来平息民怨,南乔还能混个好名声。
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本质上,迟到的正义,那就是人为安排的真相罢了。
将官员和百姓都玩弄于股掌之中,这就是皇帝的立场。
所以那些贪官污吏在南乔看来,就是一头头正在养肥的猪。
等什么时候他有足够的人才可用后,这些猪就可以宰掉吃肉了。
南乔也不着急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做不到,突然的改变只会让朝政更加混乱,一步步慢慢来就好。
转眼间,新年到了,身为皇帝的南乔也在皇宫召开了宴会,君臣同乐。
有资格参加宴会的,除了文武百官之外,再就是皇亲国戚了,那叫一个多啊。
南乔看着这么多人,内心里就在算账了,朝廷平白无故的养活这么多废物,这笔开销可是不小。
嗯,回头找个机会,将这一条改了吧,他可不愿意当冤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