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彼岸,是我温柔故乡,我愿为它,铲除邪祟...
黄海战场以南八九海里,前来增援的两支大清舰队,按事先计划,分裂成两支纵队,各自朝左右疾行。
由清授胜勇巴图鲁,从一品南洋总兵吴安康,率领的南洋水师,化作一把森森利刃,直插战场中心,横亘在定远之前,与日舰残部,展开正面交锋。
霎那间,两军各舰,百炮怒放,硝烟蔓延,海水为之沸腾。
德产的海容、海筹、海琛三舰,吨位虽小,但其机动火力,却丝毫不亚于战场上的任何一艘主舰。
“砰砰砰~~砰砰砰~~”
装甲巡洋舰和鱼雷快艇一前一后,交错配合,战斗开始不久,高千穗的后部水线便被炮弹击伤,十余名水兵碎裂身亡。
同时,一旁的秋津洲也差点被150毫米的克虏伯速射炮打成马蜂窝,海军大尉及身旁八人当场毙命,九人被炮弹碎片击伤,倒在舱室中痛苦哀嚎。
日军其余三舰,集中火力,朝着南洋首舰海容号猛轰猛炸。
面对强敌,总兵吴安康的表现尤为出色,他作战果敢,指挥灵活,在行船时刻,变换迅速,敌炮根本不能取准。
身后的撩舰在其指挥下,奋勇突进,操纵自在,始终与首舰保持着互相依恃的并列阵形。
与敌军五舰来回周旋的情况下,南洋各舰,开炮极为灵捷,标下各弁兵亦皆恪遵号令,虽日弹不时所至,火势常常窜起,然,皆因施救得力,而一一熄灭。
据身处海容号上观战的美国观察员所记载:
“海容号上某炮手,正值瞄准之际,忽来敌弹一发,炮手头颅,逐为之掠夺爆碎,头骨片片飞扬,波及附近炮员,而其余炮手毫无惊惧,将炮手尸体移开后,即以另一人补之,赓续射击。
海容炮术长某弟,来舰访兄,因战机迫切,未即离舰,遂应兄言,配备于炮塔上随军服务,热心勇猛,毫无惧色。战斗中,炮术长身负重伤,扶入舱中,弟向兄长略事安慰,仍归原处服务。
是役,该炮塔中弹,除乃弟外,无一身亡”。
就这样,南洋、北洋两支水师相互协调合作,与倭贼各舰,相近相搏,历时许久,南北各舰,均受炮伤,虽火焚数次,但广大爱国官兵一面救火,一面抵敌,在不懈努力下,终于一一剿敌。
而另一边,中弹累累,受伤倚靠在战场外侧的松岛号上,司令官伊东佑亨还在低着脑袋,聚精会神地用手指在海事全图上左右指划,它心怀憎恨,意图对北洋水师发起最后的反击。
“长官!出大事了!”
舰长梶本未经请示,径直推门闯入,他神色慌张,脚步踉跄,一副大难临头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