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招募邓艾,刘封的汉水屯田(6k)

邓艾说得很费力,脸色也越来越红,声音也越来越低,说到最后,更是羞愧的低下了头。

在襄城屯田的时候,因为屯田民中有才学的很少,邓艾凭才学被推荐为典农都尉学士,可以担任典农都尉的佐、干等下级官吏,最终又因口吃被典农都尉断言不适合担任重要职务,只让邓艾去当了个看守稻草的小吏。

“殿下,士载今日有些紧张,不如让士载写下来,他的字写得很端正的。”邓范连忙替邓艾维护道。

刘封示意邓范噤声,又问:“若孤辟你为新城郡农都尉,你又当如何?不用急,慢慢说,你越急,就越困难,来,学孤,深呼吸。若是一句话太长了说不了,就两个字换一次气。”

邓艾见刘封没有责怪之意,又耐心教自己,顿受触动,学着刘封的模样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视察,诸县,地理,走访,诸县,田户。”

刘封抚掌而笑:“这就对了,没什么意思不是两个字表达不出来的,若是表达不了,就再多加两个字。”

邓艾更受感动,拜道:“拜谢,殿下,属下,谨记。”

刘封又道:“邓士载,孤会调拨快船十艘、快马五匹、军士五百与你,秋种之前,孤要看到完整的屯田计划。”

邓艾微微一愣:“殿下,无需,快船,快马,军士,凭我,双脚,足矣。”

刘封语气一凛:“邓士载,你误会了。孤说的不是新城郡诸县,而是西起西城、东至夏口!凭你双脚,得走到何时?”

邓艾吓了一跳:“殿下,可我,只是,新城,农农,都尉。”

刘封眼皮一挑:“就这么定了。你若办不到,孤也让你去当个看稻草的小吏;你若能办到,孤就举荐你当荆州的典农校尉!”

典农,校尉?

邓艾语气瞬间急促,在刘封的注目下,猛地点头:“属下,能办!”

汉水屯田计划是刘封早就构想好了的。

换人名单上添加邓艾,刘封也有意让邓艾来负责汉水屯田计划。

虽然邓艾口吃的毛病在交流起来很费力,但邓艾的才学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那句“视察诸县地理,走访诸县田户”让刘封看到了一个注重实践的大才。

若换做是马谡来回答,必然会引经据典的给刘封讲一大堆空话套话,涉及具体怎么做一个字不提。

似邓艾“视察诸县地理,走访诸县田户”这样的回答也必然会被马谡嗤之以鼻。

堂堂农都尉,竟然还要亲自去视察走访?不觉得又脏又累又丢人吗?是没有佐、干等下级官吏吗?

在刘封看来,邓艾除了口吃外,本质上是跟王平一个类型的。

虽然出身寒微、但不觉得是耻辱,能屈能伸,脚踏实地,就如《荀子》那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虽然先天条件不如马谡,但通过后天努力也能吊打马谡。

交换俘虏、割让土地、撤兵屯田.

表面上,汉魏双方似乎都默契的选择了“和平”,也没出现如“刘备违诺不放曹仁”“曹真去而复返再夺南乡”等等诡计。

暗地里,曹真让张郃亲自镇守武关,提防刘封偷偷派兵奇袭关中;夏侯尚和徐晃驻守宛城,提防襄阳的刘备北上;文聘和于禁在石阳修城挖壕,提防夏口的关羽再来。

整体上。

汉魏双方出现了一个默契的“和睦”期。

然而。

汉魏“和睦”,鄂城的孙权就难受了。

孙权都不需要询问文武,就能猜到刘备和曹丕的用意。

刘备放回曹仁等人,是在告诉曹丕:你的大将军我没杀,识点趣!现在我要去教训孙权,你最好别来捣乱。

曹丕让出南乡又放回刘备的女儿等人,是在告诉刘备:我将南乡都给你了,你放心!你只管去教训孙权,我绝对不捣乱!

孙权本就是玩权衡的高手,自然能看得明白汉魏之间私底下的交易。

然而。

有时候看得太明白,不是什么好事,装糊涂反而还能睡个安稳觉。

看太明白了,也就睡不着觉了!

砰砰砰.

嘈杂的声音响起。

孙权将手中的铜制酒樽狠狠的摔在地上:“刘备老兵革,欺人太甚!”

就在今日。

刘备派人给孙权送了封信。

信中大意,简单明确:孙权,鄂城朕要了,你可以回建业了。

以往刘备要地,还会派人来跟孙权谈:双方一阵讨价还价,各退一步,各取所需。

现在倒好。

刘备直接就一封信甩孙权脸上:朕不是在跟你商量!

最令孙权难受的是。

当初被孙权强行迁徙到武昌郡的文武,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私底下埋怨孙权。

本来在建业待得好好的,孙权又是引经据典又是分析局势,又劝众将士不要因为荆州败了就摆烂松弛武备、要加强武备以免被刘备和曹丕吞灭等等,然后就将治所和文武百官全部迁徙入武昌郡。

更是主动向曹丕称臣,当了大魏吴王,想在汉魏相争中当个得利的渔翁。

结果。

曹仁被刘备生擒了!

襄阳被刘备夺了!

鄂城更是有人直接骂孙权,称“孙权不应该向曹丕称臣,向曹丕称臣是在给刘备出兵的借口”,气得孙权差点就要将谩骂的人沉江。

“至尊,陆都督求见。”

近侍谷利小心翼翼的来到孙权身边,捡起被摔到地上的铜制酒樽。

孙权强忍怒气,唤陆逊入内:“伯言不在樊口,来鄂城寻孤何事?”

陆逊取出一封密信,递给孙权:“至尊,叛将潘璋,遣人送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