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刘备亲临,大汉将士迎天威(6K)

杀声此起彼伏。

张飞手中的丈八蛇矛,左刺右扫,刺着就死,扫着就伤。

冷峻而狰狞。

刘备在称帝的时候并未对张飞、黄忠、赵云等人升迁。

自从汉中之战后,张飞就一直位居右将军一职。

哪怕前将军关羽升迁成大将军了,张飞也没被升迁为前将军。

张飞心如明镜。

刘备虽然没有升迁张飞、黄忠、赵云等人,然而如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等高位一直都是空着的。

换而言之:刘备需要麾下人去争!

无功不升迁!

能者上,庸者下!

毕竟如今的刘备跟史载的刘备是有不同的。

史载的刘备称帝后是直接去报仇,考虑的都是如何能夺回荆州;如今的刘备称帝后是直接去北伐,自然要考虑更多考虑更全面。

故而今夜,张飞不能输!

黄忠的大寨更不容有失!

输了,今后就很难再有立功升迁的机会了!

丈八蛇矛如同阴冷的毒蛇一般,在黑夜中收割猎物的性命。

看着愈战愈勇的张飞,曹洪的眼神也变得更凝重。

张飞不想输,曹洪同样不想输。

输了,就再无机会突破张飞黄忠的拦路去解樊城之危了。

“传我军令,后退者斩!”

曹洪也发了狠,誓要借助兵力优势将张飞挡在此地。

张飞虽勇,但曹洪兵多。

饶是张飞骁勇,此刻也被曹洪的兵马层层挡住而无法突破。

郾城南二十里,围头堡。

范强派来的斥候,飞奔而来。

听闻是郾城送来的军情又指名要冯习看,负责巡夜的将军辅匡不敢怠慢,连忙入帅帐来见冯习。

冯习一看心中内容,顿生疑惑:“怎么回事?不是右将军的信。行军主簿马忠,这又是何人?不仅妄议军务,还要我这个时候去请示陛下派兵增援?”

辅匡想了想道:“我听说过此人。此人原本是巴西郡的郡吏,前几年推举为孝廉,任巴西郡下汉昌县县长,颇有政绩。只是不知道何时当了右将军的行军主簿。”

冯习将信扔在地上,不屑冷哼:“会当县长不一定就懂军务,估计又是跟廖立马谡一样,自以为读了点兵书就想一步登天,我冯习最恨的就是这种人。”

辅匡却是捡起来马忠的书信,仔细审查后,道:“冯将军,这马忠是否想要一步登天暂且不论,倘若马忠信中所言属实,今夜右将军和后将军,恐怕真有危险。”

“嗯?”冯习眉头一挑:“辅将军,不妨直言。”

鄙夷马忠归鄙夷马忠,但冯习不会因此而迁恶于辅匡。

辅匡沉声道:“具体的我说不上来,总感觉魏狗急了,想要跳墙,故而今夜的攻势很猛。正好陛下这几日都在围头堡,我觉得还是应该去请示陛下,以防万一。”

冯习又取回马忠的信,仔细看了一遍,道:“辅将军言之有理,眼下我们围了樊城多日,右将军和后将军也在郾城外挡了魏狗一个月。魏狗心急,想强攻后将军大寨搏一个胜败,也是有可能的。”

想到这里。冯习和辅匡决定去请示刘备。

在具体的战事应对上,不论是冯习还是辅匡,都远不如刘备经验丰富。

“没想到益德麾下竟还有此等贤才?”

看到马忠的信,刘备也忍不住自床榻上坐起。

身处的位置不同,关注点自然也就不同。

冯习觉得马忠跟廖立马谡一样,属于读了几天兵书就自觉能跟刘备讨论军国大事,实际上就是纸上谈兵不知所谓。

然而刘备的关注点却在:马忠不仅读了书,还主动请命去当张飞的行军主簿,更是能从今夜有限的军情中推断出曹军的意图以及可能出现的变故,然后冒着被问责的风险也执意要给刘备送信。

比起廖立,马忠敢担责。

比起马谡,马忠能吃苦。

如此贤才,才是刘备真正需要的!

“传朕令,即刻点起三营兵马,朕要亲自前往!”刘备大笑起身。

冯习和辅匡皆是脸色大变。

“何须劳烦陛下,末将请命前往!”

“陛下连日疲乏,就在营中休憩,末将前往即可。”

冯习和辅匡纷纷请命。

侍中马良和程畿也是闻言急劝。

战场凶险,刘备如今的身份又不同于往日,众人自然不肯让刘备涉险。

刘备却是摇了摇头:“若你二人派兵前往,吓不住曹洪曹休。唯有朕亲临,才能让曹洪曹休惊疑!军情紧急,不必多议,辅匡、程畿守围头堡,冯习、马良随朕出征。”

刘备的行动很果决。

围头距离郾城虽然只有二十里,但二十里路急行军需要的时间也不少。

片刻不能耽误!

为了能及时增援,刘备让众将士卸了大部分的负重,轻装简行,就连刘备都只戴了头盔遮了要害。

一路疾驰抵达黄忠大寨的南门外。

此刻。

黄忠的大寨也只剩下南门还在固守。

北门、东门和西门,都已经被攻破!

然而黄忠并未放弃大寨,依旧带着残余的将士在南门据守。

“黄忠老儿,你何故再死撑?你若逃跑,我等也追不上你!”

张辽大口大口的喘着气,显然今夜累得不轻,再看张辽的右臂,握着刀的手颤抖不停。

曹休、贾逵、王凌等魏军将校,也是纷纷喊话黄忠,劝黄忠赶紧逃走。

没奈何。

虽然曹休张辽等人想擒杀黄忠,但黄忠又悍勇又精明。

在北门的时候跟张辽打得近乎力竭,张辽都抱着要跟黄忠同归于尽的想法了,结果黄忠忽然跑了!

跑就跑吧,跑得了黄忠跑不了黄忠的大寨,破了黄忠的大寨今夜也是大胜。

结果。

黄忠只是跑到了南门,然后又将东门和西门的汉兵也都撤到了南门,又在南门顽守。

最令张辽曹休头疼的是,黄忠的南门的部署犹如狭长的巷道一般,直接将张辽曹休的围三阙一硬生生变成了狭路相逢。

凭借地理,黄忠硬生生的将大寨三门失守打成了负隅顽抗!

黄忠却是大笑高呼:“张文远,你这小辈就是太急躁了,大丈夫马革裹尸,只能死在战场上,岂有逃跑的道理?有本事就继续来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