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但说无妨”,钱侍郎捋着胡须沉声道。
钱英沉吟道:“眼下南北割据,正值乱世,朝廷偏安南方一隅,并不是长久之计,圣上又年幼,并未亲政,朝堂上下基本被外戚和两厂把持,党争严重,这种局势下,野心勃勃想要自立为王的人大有人在,我们虽说是世家望族,但毕竟是文臣,一旦乱起来,没有自己的将和兵,如何能有话语权,到时恐怕也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罢了!”
说到这儿,钱英一向温和的笑脸也不由严肃起来:“且正因为我们是世家望族,树大招风,更应该提前准备,眼下兵部确实是最好的去处,万一兵部谋划不成,退而求其次,最少也要外放到一个富庶之地,且不能离临安太远!”
这话张平安是赞同的。
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百无一用是书生,都是这个理!
关键时候,没有兵权肯定是万万不行的!
二舅兄钱杰本身是在兵部,当时是因为殿试名次不理想才去的,现在看,也算是歪打正着。
不过目前在兵部权力并不大,不太能说得上话。
倒是把兵部的一干人马派系都摸的差不多了,和上下级关系处的也好,这份儿人脉在将来一定会十分有用。
三舅兄钱炜这次名次还不错,想了想接话道:“父亲,我这次名次还成,二甲进士出身应该没什么问题,依照咱家的势力,去兵部主事底下的武选司或者职方司问题不大。”
“嗯,我也是准备让你去职方司,职方司掌征讨、简练、镇戍、城隍、军制和舆图,乃是兵部最重要的部门,各方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能第一时间知晓,安插我们自己的人手是必不可少的”,钱侍郎点头道。
又看向小儿子钱裕:“说说你的打算!”
钱裕大事上是很拎得清的,拱手行礼后道:“父亲,儿子这次辜负了您的期望,落榜了!不过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我是这么想的,按我现在举人的身份,去六部行走是不可能的,不如将我安排到象山或者慈山就职,对家族来说最有利。”
“哦?为什么要去这两个地方?说说看!”钱侍郎缓声道,面上浮现几分满意之色。
钱裕不急不徐分析道:“首先,这两个地方离临安不算太远,也不算太近,距离合适,其次,临近海边,当地造船业发达,水运方便,最后,这两个地方相对还算富庶,海上贸易频繁,私贩者据说不少,当地大富巨贾甚多,这是我经过多番思索了解后决定的,很适合我。”
钱英听完后也十分欣赏:“四弟的想法和我不谋而合,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好处,天高皇帝远的,临安的人手伸不了那么长,还不如先广囤粮,待太平,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嗯,我原本是想让你去昌县,这么一说,象山也不错”,钱侍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