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独立二师堵住了廖兵团前往营口的退路,但此时也有这个坏消息,那就是敌我双方兵力悬殊。
不过独立二师耍了个小花招,这一次行动,总部特意调拨了一个炮兵连跟随他们一起行动,而这个炮兵连将在锦州缴获了十几门重炮投入到了这一次战斗当中。
十几门重炮一起开火,直接将敌人给打懵了,这让敌人产生了错误的判断,以为东野主力部队已经赶在他们前头,封锁了他们海上退路的路线。
没办法,在他们的印象中,只要装备了重炮,那就是东野的主力部队,这一次他们碰上了重炮,肯定是主力。
这就是廖兵团产生了错误的判断,也给了独立二师争取时间的机会,终于等到了六纵主力部队抵达。
而国军这边,廖司令认为拦住他们去路的部队不可能是主力,但是底下的部队信誓旦旦的汇报,说他们碰上了东野主力。
明明是他们的试探性进攻遭受到了重炮打击,慌忙撤退,为了减轻自己的责任,硬是把对面的敌人说成是主力。
廖司令一看,情况不太妙,东野的机动怎么比他们速度还要快,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糟糕许多,他将这这情况向杜将军进行了汇报。
此时的杜将军刚刚抵达葫芦岛,刚刚接手东进兵团,原本在他的计划中,要重新攻占锦州,光凭借东进兵团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必须要增兵才行。
本来他的校长满口答应,还亲自飞往北平,与傅司令进行会晤,商定增兵事宜,结果得知对方的计划后,直接将原先的计划抛之脑后。
也就是说,杜将军期望的两个军援兵是无法实现了,再加上之前东进兵团因为作战不利,让浴血奋战的阙军长背了黑锅,这件事情对士气的打击非常大。
他们表面十分欢迎杜将军的到来,实际上也是巴不得他早点来,这样的话,如何应对校长,就不是他们的事情了。
杜将军发现,他自己此时根本就指挥不了部队,即使命令下达,底下的部队也只是阳奉阴违,对于攻打锦州的命令顾若罔闻。
偏偏这个时候,廖兵团的处境也非常的危险,廖司令询问杜将军他们该怎么办,是和东野主力部队死拼,还是选择撤退。
如果打,那么东进兵团是否会参战,减轻他们的压力,甚至能展开对他们的救援。
得到的结果自然是大失所望,东进兵团前往救援的话,他们必须要跨过锦州,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简单来说,如果没有援兵,光凭东进兵团,根本就跨不过锦州。
廖司令到底是吃过黄油面包的人,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没有人能够救援他们了,一切只能靠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