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不会称帝,他连对丞相之位、内阁之位都没有兴趣。
“我看诸位就是放不下朝堂的话语权,而并非为大汉、为家族着想。”
从来没人听过马日磾一口气说这么多话。
这确实有些反常。
不过,他的话却得到了崔烈的支持。
“翁叔公言之有理。诸公一生忠于大汉,难道真不想看看新制是如何让大汉更加昌盛的吗?”
杨彪马上驳斥。“成公子手握军权,哪里还需要其他什么权?”
“你看你,张嘴闭嘴都是‘权’。你如此看重权势,你以为成公子也看重吗?”崔烈马上反驳。
太常种拂也加入了进来。
“也是。至今为止,朝廷给他封的,只是一个中郎将而已,这还是为了方便他节制四州兵马,平复乌桓之叛。
“先帝几次都要给他封侯,还不是被我们这些人给挡了下来。
“蔡伦只因为改良了造纸的工艺,就被封侯。按此算,成公子对朝廷的功绩,封王都足够了。
“可这些年来,青州牧府也好,成公子本人也好,给朝廷上疏,从来不提自己的功绩。
“先帝驾崩前,我曾仔细看过他的奏报,从头到尾都是护民军取得的战果,却没有任何个人的功绩。”
种拂这番话说得客观。
成公子的上疏他们都看过,确实没发现成公子为任何个人请功。而关于他自己,更是一字没有。
“这一点我们大家都知道。可你如何解释新农体系挖士族的财富之根,普及教育断士族的立族之本呢?”许栩问道。
崔烈稍加沉思,便开口说道:
“老夫这样想。青州士族,在‘兖徐犯青州’后,就再无波澜,而且送往进中的信件,也是基本断绝。
“是青州封锁得太厉害,信件送不出来吗?
“我们这些家族,都派人去青州采买各种物品,也常入住相熟士族府上。可从来没听到青州士族抱怨新农体系。
“可见,不是送不出信件,而是青州士族不想与成公子作对了。
“而青州士族拥有的田地,已不足之前的一成,结果他们还接受了。这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