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君主立宪(3)

三塑强汉 深山老僧 1155 字 21天前

“你从未为官,对朝中官员没有切身了解,你如何指定?”

“先帝在时,任命了五位州牧。现这些州牧除益州刘焉外,其他皆已熟知新农体系,其声望在朝野也是极高,我当然会指定他们为内阁大臣。”荀彧理直气壮。

当然,荀彧也给了这些三公九卿台阶下。

“成公子邀请诸公陪同陛下巡游大汉,其实就是给诸公时间,了解、熟悉、认可新制的时间。

“陛下巡游一圈下来,起码一年半到两年。你们与成公子日夜相伴,任何疑难,皆可与成公子共议。

“可以说,诸公五年后的机会,恐怕比我荀文若大多了吧?”

“成公子会将系列新制传授于我等?”没有敢相信荀彧的话。

“新制对大汉的繁荣昌盛极为重要,诸公皆为我大汉股肱之臣,成公子为何不传授?”

然后荀彧做出恍然大悟之态。“我知道了,你们是担心成公子与你们算‘兖徐犯青州’以及向青州官吏行贿的‘同化’之毒计的老账吧?”

荀彧戏谑地看着诸公,然后又喝了口茶,才悠悠说道:

“毕竟那时诸公不了解新农体系,不知其对大汉之利。只是觉得损害了士族之利,故而群起攻之。

“诸公请放心,成公子的心胸可容四海八荒。只要你们从内心中认可新制,并为推行新制贡献自己的才智,成公子哪里会和你们计较这些。”

“你的意思是说,要我们臣服成公子喽?”群臣觉得脸面持不住了。

“哈哈哈哈——”荀彧大笑。

“成公子只管军部兼为帝师,并不是你们的顶头上司。

“而且,日后朝廷一切按新制来,只要不出祸乱,成公子概不干涉。更有由皇室成员组建的对朝廷高官的监察机构,何谈臣服于成公子?难道不是应该臣服于陛下、臣服于新制吗?”

荀彧一连串的诘问,让群臣恨不得抽自己几巴掌。

从“君主立宪制”来看,便知成公子根本无意为帝,所以他们怎么会说出“臣服于成公子”这样大逆不道的话?

看到了诸公的尴尬,卢植很是善解人意,马上把话岔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