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君主立宪(1)

三塑强汉 深山老僧 1208 字 21天前

“自秦汉以来,天下的匪寇可曾断绝?

“景帝时的七国之乱,可都是皇室之人,他们都不信‘皇权天授’,让天下人如何相信?

“有汉以来,哪怕有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之功,可边患就少了吗?

“难道草原民族祭祀的,和我们大汉祭祀的不是一个天?

“有汉以来,山川湖海之中,不一直是匪寇遍地吗?”

荀彧站起身来,挥舞着手臂,有些激动地说道:“我足足用了大半年,才想明白这个道理。‘皇权天授’,只是自古为王、为君者,自欺欺人罢了。

“所以,这天下,需要有个新制,能强我大汉、富我万民,亦能革除皇室弊端,还能消除包括丞相在内的所有人产生野心,更能最大限度地阻止贼人反叛。

“我向成公子求教,成公子就让子让给了我资料,包括这张‘中央结构图’。

“这‘中央结构图’展现的,是一种全新的体制,叫‘君主立宪制’。

“可以说,‘君主立宪制’比起我们之前所用的‘三公九卿制’,不知道高明了多少倍。

“大汉施此制,人人如龙根本就不是梦想。”

这下子,众臣全都来了兴趣。

丁宫高叫:“丞相大人,请细细讲解此制。”

其他众臣也眼巴巴地看着荀彧,等他讲解。

众人也不再纠结皇权是不是天授,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君主立宪制”上。

“自古以来,治理天下,实则一直是君主与士族共治……”

荀彧从世上读书人太少,而治国必须要读书人,所以,无论是始皇帝创建了帝王制,还是之前的周王及战国各诸侯,均为君主与士族共治天下。

而读书人之所以少,根本原因在于读书的成本太高,而百姓太过贫穷,根本就读不起书。

要读书,首先要请蒙学先生,这笔花销对百姓就已是很重的负担。

蒙学之后,就需要阅读典籍。

这又是一难。

典籍都是由竹简刻成,数量少。各士族如视作珍宝,哪里会让典籍流传于世?

就算找到一些典籍,如果没有先生指点,根本就读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