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华夏精神

三塑强汉 深山老僧 1172 字 24天前

王允奇道:“难道她有显赫背景?”

“反正背景不比你太原王家差。她是朝廷蔡邕祭酒的小女,来护民军中,专责修大汉军史。”

王允惊得差点从座位上跳起来。

她竟然是蔡邕之女?

蔡邕是大汉闻名之史学家,难道她也熟知史事?

可为何要修大汉军史?而且还要专门来护民军中修军史?

王允的疑惑,马上就被管笃给解了。

“尚书大人,我大汉军史,是一部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史诗。

“从高祖斩白蛇起事,到如今平复天下之乱、恢复我大汉朝纲,我大汉出现了‘兵仙’韩信、烈侯卫青、冠军侯霍去病为代表的系列军事大家,丝毫不弱于战国时期的各国名将。

“韩信背水一战,卫青收河套,霍去病封狼居胥,陈汤远征,窦宪燕然刻石勒功,班超收西域,张奂镇边关……

“四百年间,我大汉逐匈奴、出西域、慑西羌、收乌桓……,皆为可歌可泣之迹。

“如此盛汉,史家却只是在竹简上留下几笔,实是史学之最大缺憾。

“那些先驱横刀立马、驰骋沙场、百年浴血、自强不息,才有我如此强汉,才有我众多臣民安居乐业。

“我家公子说了,凡是为大汉强盛做出过贡献之人,史上都要尽量大书特书;

“而如白登被困之耻,被迫与匈奴和亲之辱,亦应详细记载,使后人不忘国耻。

“这是我华夏民族的文明传承,这是我大汉的立国之本、强盛之本。是我华夏文明、华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成公子说了,修好我华夏一族的军史、战史,可提振我大汉民族的气势、扬我大汉之国威。更能激励后人,护我大汉万世永昌。

“我家公子让昭姬小姐来军中修军史,也是为了指导昭姬小姐如何修军史。

“纵观自夏开始的军史,胜则简单记之,败则浓墨重彩;只记关键战役,不记对战争的整体谋划及后续影响。如此,后人观之,前后连贯不畅,缺憾颇多。”

王允出身士族,常居朝堂,见识自是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