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长,你看看舆图,好像比我们平时训练的奔袭距离都要短,这我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白绕懵了。
他一直带的都是弓弩军,还真的不很了解山地师的训练科目。
哪怕是驻扎在高都的这段时间,他也只是看着两个山地师每天在山中奔跑。
他还以为这是在训练体能呢。
今天听将士们这么一说,才知道,他们不仅要训练翻山越岭的本事,还要训练长途奔袭后,马上投入战斗的能力。
各位看官,知道人类历史上,轻步兵远程奔袭、抵达后马上投入战斗的巅峰之战吗?
中国的立国之战,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战役中,我万岁军113师,在经过一天一夜战斗攻克德川后,没有歇息,继续向三所里迅猛穿插,用14小时,走覆满白雪的崎岖山路,奔袭72.5公里,用双腿跑过了联合国军的汽车轮子,先敌赶到三所里,堵住全面后撤的联合国军,创造了轻步兵史的巅峰之战。
现代的72.5公里,约合汉代的175里。
所以,蔡成在山地师日常训练中奔袭的极限距离要求是:二百里。
二百里的奔袭过程中,每五十里休息一次,不超过一个时辰。
而华雄率领的五千兵马,尽管他也采取了快速行军,但也只能保证每天行进五十里的样子。
不是华雄不想再快一些,而是他手下的将士,体力真的跟不上。
华雄军一日两餐,可由于没有返回京都,粮草不足,只是在偃师抢了一波。
可他们要抵达豫州治所谯县,还需要行进上千里,而他们进入豫州后,不想惹怒豫州牧黄琬,也不敢再行抢劫。
于是,从轘辕关撤离后,华雄军就只能每日一餐,并准备抵达荥阳后,再抢一波,然后就只能坚持到谯县了。
而从轘辕关到旋门关有多远?
一百六十五里。
也就是说,山地二师只用了一天半就已经追上了华雄军。
其实,蔡成训练山地军,不仅仅是参照了后世万岁军的标准,还参照了战国魏武卒的标准。
魏武卒一日行军百里,身上的负重达到了百斤。
汉代一斤,相当于现代的二百五十克,就是现代的半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