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九 这就是出殡

我不是袁术 御炎 1607 字 29天前

交代完了这些事情之后,李邵感觉自己就像是当年的荆轲,明明重要的助手还没有赶来,却已成骑虎难下的态势,就这么被硬生生逼着踏上刺秦的不归路。

何其悲壮啊……

但是行军路上,李邵细细想来,心情反而变得平静了起来。

因为他想到自己早已把如今的天子刘悝得罪死了,其他人还能算是宦官党羽,而他则是天子仇人,要是造反不能成功,他必死无疑,早点死晚点死,其实没什么区别。

都这样了,何不拼一把?

正所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李邵这次是真的做好了再也回不来的准备。

刘郃给了他两万兵马,其中包括李邵自己从冀州带来的五百骑兵和一千弓手,对他也算是照顾了,至少没让他带着两万刚刚强征来的壮丁一起去送死。

凭借这样的兵力,李邵觉得自己只要不浪不乱来,那段颎再怎么能打再怎么能杀,难道还能用他的头去撞破城墙吗?

只要能坚持到刘郃率领主力前来支援,那就算死也是大家一起死,那么多人陪着他一起死,他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要怪就怪他自己当初为什么昏了头脑,一定要帮着宦官去杀刘悝,后面还不依不饶一直追,都快追到雒阳了,彻底无法挽回了……

李邵觉的人就算倒霉也就倒霉到这个地步了,还有谁能比他更倒霉呢?

但问题在于有些时候、有些事情就真的说不准,而且在事情真的落地之前,千万不要半场开香槟。

李邵自以为自己已经很惨了,但他没想到更惨的还在后头,能够惨过他的,只有他自己。

因为办事效率太低,军队集结太慢,行动速度也过于迟缓,所以当他开始起兵前往白马县的时候,袁树也已经率领军队从燕县出发,向白马县挺进了。

而且袁树的哨骑已经和李邵这边的先头部队有了接触,发现叛军又有一支成建制的大规模军队开始行动,目标极有可能与袁树是同一个。

哨骑迅速返回,把这个消息告知了袁树,袁树得知以后立刻判断这是叛军的又一次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他们想要在白马县设防,据城死守,以此抵消掉汉军在野战方面的优势。

而汉军若想要尽快解决掉这一次的刘郃叛变,就应该尽可能的避免与叛军打攻防战,应该尽可能的与叛军打野战,将己方的优势发挥出来。

所以袁树立刻下定决心,准备让全军加速前进,争取在叛军抵达白马县之前抢先抵达,将叛军阻挡在县城之外,利用野战将叛军击溃,获得胜利,直接威胁濮阳。

不过范隶提出了反对意见。

他认为,根据情报判断,叛军这一次出动的兵马人数不会比上一次更少,万一他们的人数很多,那么以袁树这边的五千兵力能否在野战中将其彻底击溃也是个问题。

范隶认为以少胜多不是军事上的常态,袁树身为大军先锋更应该谨慎行事,万一战败,对军心士气的打击将是非常巨大的。

袁树想了想,觉得范隶说的也有道理,行走江湖,最重要的是稳,但是如果就此错失战机,他觉得十分不值,于是他进行了一个折中的改变。